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0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8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43篇
邮电经济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 今年初,收到熊焰的新书《中国产权市场理论与实践研究》(以下简称"《研究》"),读完,有为之说点什么的冲动. 我跟熊焰相识于《中国产权市场蓝皮书》.在《中国产权市场蓝皮书》的编写过程中,我与熊焰有很多接触,他思想深邃,见解独到,学问渊博,文笔流畅,令我佩服.由此,我们成为多年的老朋友.作为北京产权交易所(以下简称"北交所")和北京金融资产交易所(以下简称"北金所")的董事长,他组织的一些重要活动时常邀请我参加;而我组织的有关场外资本市场的课题研究,他也给过很多支持.  相似文献   
2.
非公有资本应当成为推动中国金融业发展的生力军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张承惠 《中国金融》2005,(15):14-16
专题:非公有资本进入金融业 中国非公经济在经历了由非法到合法、由异己力量到补充地位、由补充成分到重要组成部分的发展过程之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并正在从经济的边缘走向中心舞台。近年来,随着决策层和社会各界对非公经济作用认识的不断提高,非公经济的地位被充分肯定。以1996年成立的民生银行为标志,非公有资本开始进入经济的核心领域——金融业。此后,非公有资本逐步进入股份制商业银行、  相似文献   
3.
张承惠 《江苏经济》2003,(12):72-73
改革以来,浙江民营经验发展迅速,民间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民间投资已经成为浙江省实现主要动力。2003年上半年,浙江省实现GD4120亿元,增速12.7%,完成全社会投资1857亿元,同比增长38.8%,其中民间投资的比重达到58.4%。目前,浙江民间投资的发展趋势已成为区域经济关注是一个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4.
从中小企业板的设立看我国资本市场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小企业板块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市场内设立和实施,有兴高采烈的赞扬者,也有批评者。在我看来,中小企业板的设立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需要注意的方面。而对于监管者和市场组织者来说,批准设立中小企业板仅仅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中国证券交易所设立十多年来,长期负有为国有企业解困的使命。而在国有企业的行列中,大中型国有企业则是证交所支持的主要对象。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中小企业很难从股票市场获得资金。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为了防范金融风险,监管部门于1998年关闭了证券交易中心并严格禁止场外交易,由此导…  相似文献   
5.
中小企业是支撑我国经济增长、吸收就业人口、维护经济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其作用和地位随着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而日益突出.长期以来,尽管中央、国务院和社会各界都非常重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目前中小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仍然是被完全堵死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其发展.分析国内诸多情况,我们认为,建立中小企业股票交易市场的时机已经成熟.  相似文献   
6.
我看来,中小企业板的设立既有积极作用,也存在需要注意的方面。而对于监管者和市场组织者来说,批准设立中小企业板仅仅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工作还在后面。  相似文献   
7.
8.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下,中国小微企业的融资环境有所改善,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的关注度有了明显提高,同时,进入资本市场的小微企业数量和融资金额都比前几年有明显增加。尽管如此,小微企业融资难仍然是一个客观存在,需要下功夫去解决。  相似文献   
9.
10.
张承惠 《国际贸易》1998,(11):47-50
与近期发生金融危机的一些东亚国家不同,日本的金融问题早在1990年便已出现征兆。“泡沫经济”的破灭,不仅给日本造成长达7年之久的经济衰退,而且引发了日本金融界的潜在风险,成为近两年东亚金融动荡的导火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