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邮电经济   2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概述 会议电视是现代通信技术与电视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通过通信线路将各处一方的两个或多个会议室连接起来,彼此交换语音、图象和数据信号。使不同地点的与会者不仅能听到发言人的声音,还可在屏幕上看到发言人及会场实时情景,使与会者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5,(15):29-30
在移动话音业务己目趋饱和的今日.而移动通信行业却风采依旧.从1G、2G发展到2.5G、2.75G乃至今后的3G、4G.是什么让它永葆青春?应该说是丰富多彩的移动增值业务。当前,移动通信业界关心的焦点是3G的前景.3G为用户修建了一条属于个人的信息高速公路,那么,什么是这条高速公路上的主要业务呢。  相似文献   
3.
SIP协议综述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4,(12):38-40
IP电话可以采用H.323、SIP、MGCP或H.248协议建网。但其中的SIP协议具有协议简单、开放、扩展性好和支持移动等优点,在3G、WLAN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当前,业界已经意识到未来的媒体通信网络将是SIP主宰的网络。  相似文献   
4.
随着笔记本电脑和掌上电脑的广泛使用,研究移动IP已成为通信界的一个新热点。在IMT-2000中明确规定了3G必须支持移动IP业务,而即将推出的CDMA-1X则率先支持移动IP业务。  相似文献   
5.
短消息业务(SMS Short Massage Services简称短信业务)采用存贮转发方式,其承载通道为控制信令通道,故信息容量不大,一条短消息最多包含140个字节(160个字符或70个汉字)。在短信运营初期,运营商只提供移动用户间的收/发短信业务。严格地说,在这种业务模式中,运营商只提供端到端透明数据承载通道,供移动终端传输其应用层信息,故初期所提供的短信业务属移动数据基本业务。而后运营商和CP、SP合作,利用短信的承载通道开展了信息点播、信息订阅等信息(内容)服务,开创了移动数据增值业务。  相似文献   
6.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5,(23):62-64
由蜂窝移动通信网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相结合所提供的移动定位服务,离不开地理信息系统(GIS)与电子地图。利用GIS和电子地图使用户可以直观地使用定位服务,例如GIS可将电子地图和移动终端位置同时显示在移动终端屏幕上完成导航、导购,导游等移动定位应用.或将电子地图和移动终端位置同时显示在移动定位中心的计算机屏幕上完成车辆的跟踪、指挥、调度、报警等移动定位应用。  相似文献   
7.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3,(19):43-46
无线市话PAS系统的空中接口采用ITU-R M.1033(日本无线工商协会制定的ARIB RCR STD-28标准V3.3)标准协议。我国无线市话PAS系统所使用的工作频段与该标准所规定的工作频段略有不同为1900MHz-1920MHz。本文对该标准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6,13(14):56-59
3GPP R5所规范的IP多媒体子系统(IMS,IP Multi-medea Subsystem),是为了在3G核心网中支持多媒体会话以及其它基于SIP的业务而提出的。其主要目的是将蜂窝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有机结合起来,向用户提供一个具有电信级QoS保证,能提供综合业务的下一代通信网络。它的主要特点是采用了SIP协议、独立于接入和承载技术。以IMS为核心的NGN网络己被认为是适应未来固定网与移动网融合的网络架构。  相似文献   
9.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3,(22):38-42
1.概述 不同类型的业务节点可以使用一个公共的用户接入网将各种不同类型的业务接至用户。用户接入网是业务节点到用户驻地网之间的接入网络,是通信网的最后一公里。用户接入网具有三层网络结构 第一层 传输媒介 第二层 传输系统  相似文献   
10.
移动数据增值业务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章 《当代通信》2004,(21):38-40
移动数据增值业务起源于短信,由于传送本格式的短信数据量少,可通过信令通道传送,以及几乎所有数字手机均支持短信业务,故基于短信的增值业务在第二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即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