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6篇
计划管理   8篇
经济学   3篇
贸易经济   15篇
农业经济   8篇
经济概况   7篇
邮电经济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8 毫秒
1.
长江流域地区作为我国最大的东西向经济走廊,应以长江干流为主轴,以干流及湘江、汉江、赣江等支流组成网络为骨架,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各具特色的中心城市为支撑点,辐射广大腹地,逐步形成一条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产业密集带。长江中上游各省应将本省经济布局重点适时向长江两岸转移,促进沿江经济走廊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是上世纪60年代末期新兴的金融产品,目前,已在房地产市场和金融市场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广泛实施.本文通过对国外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模式的借鉴,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模式.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乡村三产融合发展中仍存在融资难和贵、普惠金融在乡村发展依然不足的问题,因而要探索金融支持乡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思路,即根据辽宁乡村实际情况提出众筹创立乡镇集体股份制企业、创新传统农业保险运行服务机制、创新普惠金融的资金精准定位服务模式。  相似文献   
4.
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状况良好,但是由小额贷款公司改制的村镇银行迟迟没有出现。文章主要介绍了小额贷款公司改制村镇银行存在的障碍,并针对障碍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数字技术为普惠金融发展的共性难题提供了可行的解决路径,即数字技术加深普惠金融的地理穿透性,提升普惠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也使普惠金融的商业可持续性得到增强。建议利用政策优势打造良好的数字技术应用环境,通过普及宣传教育增强城乡居民的数字金融知识水平,进一步开发完善数字支付、数字征信和数字信贷技术以推动数字技术应用,促进城乡普惠金融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及大数据、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我国企业发展进入智能化阶段,面对新能源的不断开发利用和“双碳”政策,石化企业更应推行智能财务转型,适应残酷的市场竞争。本文概述大数据背景下智能财务的应用,并对石化企业智能财务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市场的完善,很多企业选择上市,这无疑给予广大投资者通过购买股票获利的机会.股票估值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投资者规避风险,增加获利的可能性.大多数投资者只根据市盈率模型选择股票,这势必会导致发生风险的可能性加大,因此有必要使用其他股票评估方法进行对比,以使投资者做出更加正确的选择.本文采用股利折现模型和市盈率模型...  相似文献   
8.
小微企业融资难是目前我国经济界的热门话题,而影子银行以其独特的优越性和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本文分析了我国影子银行发展的现状和小微企业融资难产生的原因,指出影子银行在小微企业融资中发挥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提出促进金融发展,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9.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用户需求逐渐呈现多样化的特点,而长视频平台作为其中一种媒体形式,已然成为用户获取优质内容和娱乐体验的重要渠道。然而,长视频平台的盈利模式一直是行业面临的痛点,尤其是在内容成本不断上升、用户付费意愿不高、广告收入增长乏力的情况下,如何优化盈利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正成为长视频平台研究的核心课题。本文以爱奇艺为例,从平台经济视角分析其盈利模式特点及面临的问题,从而为长视频平台行业发展提供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王文荣  姜雪 《中国商论》2024,(8):107-110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分为数量型中介指标和价格型中介指标两类,中介指标是连接货币政策操作目标和最终目标的桥梁,通过中介指标监管部门可以提前判断政策的实施情况,进而及时进行政策调整,因此,中介指标的选择决定了货币政策传导的效率,影响着货币政策调控的效果。随着金融创新的发展,以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作为金融变量的数量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有效性越来越低,而以利率作为金融变量的价格型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有效性不断增强,我国开始考虑向价格型中介指标过渡。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金融创新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运行现状,并进一步探讨金融创新对我国数量型中介指标的有效性影响,得出当前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面临的困境,并给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中介指标选择的对策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