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6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8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国家一直非常重视对国有企业的经济考核,并自2010年起,国资委在央企企业范围内,全面推行和采取EVA考核方式,并且通过加大考核力度促进国有企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有企业进行EVA绩效考核能方便我国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调控.本文通过对目前国有企业经营在EVA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为提高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提出相关建议,EVA绩效考核也会成为更多企业实施经济管理的考察方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刚玉质浇注料作为研究对象,选择了纯铝酸盐水泥和ρ-Al2O3作为其结合剂,研究了两者分别和复合使用时浇注料在性能上的差异。结果表明:1以纯铝酸盐水泥为结合剂的浇注料烧后线膨胀较大,显气孔率较小,烧后的抗折强度和抗压均较高;2以纯铝酸盐水泥和ρ-Al2O3复合结合的浇注料各项性能居中;3以ρ-Al2O3为结合剂的浇注料线收缩较大,烘后强度较高,中温烧后强度最低,高温强度还有待于日后检验。  相似文献   
3.
中央提出的系统治理现代化,包括生产方式的治理、引导和促进发展的转型升级等内容。开发生物质能源系统既能增加自给能源,又能推动城乡生态环境优化和农林牧渔各业生态化发展,以构建大循环经济工程,因此,可作为治理生产方式和社会环境的一个切入点。应当根据现代科技认知,探讨生产力新的构成维度,揭示生物质能源和生态农业循环链的巨大优越性,分析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构建生物质能源循环系统治理工程。  相似文献   
4.
中国崛起、网络数字环境成熟,还有苹果公司的无敌创新,三股力量的交织,使得以硬件起家的台湾科技产业,正在经历一场大胎动,以鸿海、广达为酋的电子巨头们,纷纷投入软件应用及内容服务的领域,硬台湾,现在要全面地软起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低碳经济和碳金融的起步与发展及二者的关系,重点分析了碳金融发展的途径和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湘潭市非营运私家车主碳税承担意愿的调查分析可知:(1)大部分车主愿意承担碳税,占样本总数的64.80%;(2)车主碳税承担意愿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其中车主的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相信气候变暖及收入水平是影响车主碳税承担意愿的显著因素;(3)车主们平均愿意每年支付57.79元的碳税.并且部分车主希望征收“负碳税”.即政府给予能源补贴.  相似文献   
7.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是对一国人民的健康进行保障的一种制度和政策安排,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对促进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战略性和全局性的意义。本文对城乡二元结构背景下,我国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存在的保障水平较低、城乡衔接机制和筹资机制不完善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构建城乡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构想,并对构建的必要性和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构建一体化的基本医疗保障制度需要从加大财政对农民医保支持力度、建立医保综合平台及创新医保经办服务和筹资机制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近期,人民币对外升值、对外贬值吸引了国人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已经成为人们茶余饭后探讨的热点话题。在.金融危机和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除了对影响人民币外升内贬的原因的探索外,人们把更多的目光和关注点放在这一现、象即将产生的影响上。本文将结合实际分析中国及世界经济受到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9.
跨国并购是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的一种主要方式,但这个过程面临着诸多复杂的问题,其中的关键难题就是企业之间的文化整合。本文在解释企业文化以及文化整合等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文化差异的类型,通过对跨国并购的文化整合的案例分析,探讨文化整合的策略,以降低跨国并购的风险和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面对时代演进,需要用经济与自然相统一的视阈认识节约规律,它是大自然对人类社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约束与规导,以最小的综合投入获取最大的综合效益(生态、经济、社会、健康、安全)。对它认识的深化经过三个历史阶段,其内涵、外延展现新的维度,赋予节约质的规定性,提供全新的经济实现方式。在我国实现经济转型中,应当认真遵循这条马克思称谓的"首要规律",倡导用自然辩证法思维提升改造经济学,在理论上廓清西方节约观的偏狭性、肤浅性,树立大节约观,建立高效节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