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9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13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4篇
贸易经济   21篇
经济概况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前我国强调不刻意追求贸易顺差,积极促进贸易收支平衡,不仅是为了缓解对外贸易摩擦,更是出于中国自身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内在需要。我们要采取内外并举的综合措施来解决贸易收支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2.
3.
应对本币升值压力的国际经验与教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首先分析了德国、日本、新加坡应对本币结构性升值压力的经验与教训,然后剖析了波兰、智利、泰国、韩国如何应对本币阶段性升值压力,最后指出上述国际经验与教训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评美元贬值对纠正美国经常项目赤字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管涛 《南方金融》2004,(4):7-1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4年4月中旬发布的《世界经济展望》对于美国经常项目赤字不断扩大对国际外汇市场波动造成的影响表示了担忧。本文就美元贬值对美国纠正经常项目收支失衡的作用进行探讨,指出美国经常项目收支失衡是美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反映,与人民币汇率水平无关。  相似文献   
5.
2014年初,我国面临较大的跨境资金净流人压力,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也面临较大挑战。2014年2月下旬特别是3月份新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明显增强,推动我国国际收支逐步实现自主平衡。三季度,我国外汇供求关系继续趋于平衡,这是3月份汇改新成果的进一步体现。从2014年前三季度的外汇供求表现来看,新汇改已取得了积极成效,有助于进一步坚定深化人民币汇率形成市场化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应抓住当前外汇供求基本平衡、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观念渐人人心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巩固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果。  相似文献   
6.
“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是中国汇率政策的重要内容。然而,细心的人们可能会发现,2018年年底和2019年年底的两次年度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中,在研究部署下年经济工作时,均未提及汇率问题。当然,这并非说汇率政策已经改弦更张。事实上,在2019年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賊后的撕相关会议精神中,依然保留了前述提法。国内规格最高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告对汇率问题的淡化处理,背后可能麵了大国汇率臟的转型。  相似文献   
7.
管涛 《中国外汇》2013,(11):30+32-33
全球延续的宽流动性、低利率格局,将吸引无风险套利资金流入我国。但在内外部仍存在许多不确定、不稳定因素的情况下,也不排除我国再次出现阶段性外汇净流出的可能。2013年以来,我国延续了2012年年底跨境资金大量净流入的发展趋势。因此,今年全年,外汇局在坚持双向监测预警的基础上,"减顺差、促平衡"的工作任务依然艰巨。  相似文献   
8.
管涛 《中国外汇》2019,(21):38-40
第一,人民币汇率先涨后跌,平稳闯过心理关。前4个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累计升2.0%,2月底一度升破6.70比1。5月份,受市场消息面影响,境内人民币汇率交易价快速跌破6.90,中间价单月下跌2.5%,—举抹去前4个月的所有升幅,人民币汇率自“8?11”汇改以来第三次遭遇心理关口。  相似文献   
9.
管涛 《中国外汇》2019,(9):44-46
一季度,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均值较上季度上升2.5%,境内市场外汇重新供大于求,银行间市场交投趋于活跃,增加了市场流动性,有助于市场功能的发挥。关口前人民币贬值压力再度消融去年底,市场还在激辩人民币汇率守7还是破7;进入新年后,相关讨论则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10.
管涛 《中国外汇》2019,(8):14-17
我国对外投资是以稳健的储备资产运用为主,利用的外资主要是高,成本的外商直接投资。这使我国利用外资成本远高于对外投资收益,也是导致我国对外净债权但投资收益为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