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工业经济   20篇
农业经济   1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潘继平 《化工管理》2004,(10):18-19
矿产资源是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利用矿产资源的国家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探明了一大批矿产资源,并建立了相应矿产品生产基地,建成了比较完善的矿产品供应体系,为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源保障。1978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GDP年均增长达到9.4%,对矿产资源的  相似文献   
2.
东非地区油气资源丰富,潜力巨大但整体勘探程度低。近年来,该地区不断有重大油气发现,勘探活动增加,东非国家也加快了油气对外合作的步伐,制定外资鼓励政策,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我国应加强对东非地区油气地质综合研究力度,完善油气投资评价标准和风险管控机制,投资领域兼顾上下游一体化发展,采取多种合作形式,加大对东非地区的油气投资合作力度,将该地区建成我国新的重要境外油气合作区和进口来源地。  相似文献   
3.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与政策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丰富,全国2000米以浅的煤层气资源量36.8万亿立方米,致密砂岩气资源量超过12万亿立方米,页岩气资源量31万亿立方米。但对比国外成功经验,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存在一系列问题:高度垄断的体制弊端制约了资源开发的市场竞争;缺乏有力、有效的财税扶持政策;缺乏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的核心技术体系;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不合理;管网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为推动我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勘探开发,建议建立非常规天然气开发示范区,促进并引导非常规天然气商业开发;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激励非常规天然气开发;深化体制改革,不断引入竞争机制;加快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投入;深化气价改革,不断完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加强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促进商业化勘探开发;加强天然气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天然气开发利用和市场发展。  相似文献   
4.
截至2014年底, “一带一路”区域的石油可采资源量为3077.1亿吨,天然气可采资源量为325.7万亿立方米,分别约占全球石油、天然气可采资源量的56.3%、58.2%.基于油气资源潜力和重大油气新发现,优选出“一带一路”油气勘探开发合作的重点含油气盆地,并进一步优选有利于勘探开发的目标区.“一带一路”是目前和未来中国油气进口最现实、最主要的来源区,是中国境外油气合作的优先目标区.应聚焦重点地区、重点国家、重点项目,加强与国内油气发展战略的对接,带动形成国内外、东中西联动的油气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5.
全球页岩气资源量为456.2万亿立方米,约占全球非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50%.页岩气开发是一个新兴的能源产业,目前主要集中在美国、加拿大以及欧洲的一些国家.2008年,美国页岩气产量为507亿立方米,占全美天然气总产量的9%左右.中国具有良好的页岩气形成和富集的地质条件,但页岩气开发还处于前期的探索和准备阶段,商业化开发尚未起步.为此,建议我国开展全国页岩气资源战略调查与评价;研究制定全国页岩气发展规划,引导页岩气开发;创新油气资源管理体制,完善区块矿权设置制度;实行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加强关键技术工艺研发;制定优惠税费政策,激励页岩气开发;积极开展对外合作,建立页岩气开发先导试验区.  相似文献   
6.
2014年以来,中国油气资源勘探开发形势发生了较大变化,勘探发现总体保持良好势头,油气储量高位增长,但勘探对象越来越复杂,剩余资源品质越来越差,勘探开发难度越来越大,投资和工作量大幅下滑,石油产量首次出现大幅下降,天然气产量增速明显放缓.中国油气资源潜力较大,未来油气勘探开发面临严峻挑战和发展机遇.今后中国油气勘探开发将按照“东西并重、陆海并进、常非并举、内外统筹”的发展战略思路,以大型含油气盆地为重点,突出天然气、深水、深层、非常规等领域,大力推动油气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勘探开发科技攻关与技术创新,加大深水、深层、非常规等新领域油气资源开发的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稳定发展石油,大力发展天然气.  相似文献   
7.
8.
川渝地区天然气消费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为14.0%,高于亚太地区10%的平均水平。化工用气约为172.6亿立方米,约占商业用气总量的45%,为第一大用气行业。截止到2004年底,川渝地区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0257.8亿立方米,可采储量6724.9亿立方米,地质资源和可采资源的探明率分别达19.1%和19.2%,尚处于勘探早期。预计“十一五”期间,川渝及周边地区天然气累计缺口量为70亿~110亿立方米。川渝地区的天然气开发利用面临供求矛盾加剧、用气结构有待调整和完善、气价偏低、勘探开发用地紧张、现有政策不利于开发低品位天然气资源、天然气管线安全形势严峻等问题。建议:1)加强天然气资源勘探开发,特别是加强资源的公益性、基础性调查与评价;2)完善法制,加强监管,探索建立有效的矿业权退还机制,考虑出台专门的《石油天然气管道法》;3)合理调配资源,完善天然气消费的行业和地区结构,平衡“气化川渝”和“川气出川”两大战略的实施,尽可能减少化肥业的耗气量;4)改革和完善价格、税费政策,对低品位天然气资源的开采要给予适当的税收优惠政策;5)大力发展勘探、开采、利用天然气的高新技术。  相似文献   
9.
全球石油供需状况与资源潜力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近十年来,全球石油生产和消费平.除1999年受油价低速影响,世界石油产于消费量外,各年产量均大于消费量,2004年全球石油产量仍将明显大于消费量,因此.从总体看,世界并未出现石油供应短缺.油价上涨主要缘于非正常的市场因素,从石油资源的探明程度上看,全球尚有41.2%的石油资源即1888.5亿吨有特进一步发现和探明。尽管未来油气储量的增长将主要来自已发现油气区的探迫和扩层,储量修订及采收率提高等,但新区勘探仍将是最具活力的油气勘探发展方向,若按今后20~30年世界石油需求年均增长2%计算.到2050年石油需求将选到1.25亿桶/日,约82亿吨/年.累计需求达1250亿吨。预计到2020年,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1400亿吨.储采比为28年,到2030年世界石油剩余可采储量为1100亿吨左右,储采比为18年,而且尚有25%即约1200亿吨的石油资源有待进一步探明,随着世界新兴经济体工业化的逐步完成.2030年以后,世界石油需求年均增长可能不足1%.甚至出现负增长。  相似文献   
10.
中国境外油气勘探开发的机遇、挑战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石油企业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开展100多个国际油气合作项目,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当前,中国企业的境外油气勘探开发面临新的机遇:世界油气资源前景良好;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了资源全球化配置;经济危机下国际油气资源合作的机会增加;经济危机将促进新一轮油气资产并购与重组;油气市场的安全和稳定需要广泛的国际能源合作。同时,需要清晰认识所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世界石油工业受到近期经济危机的严重冲击;中国的能源发展受到来自西方的多方面遏制;国际油气资源竞争激烈,安全形势严峻;国内统一协调机制有待完善;财政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政府层面的基础性境外油气工作薄弱;高风险油气勘探开发的工程技术水平落后。因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以促进境外油气合作:研究制定境外油气资源发展战略与规划;建立健全境外油气工作的统一协调机制;加大财政与政策支持力度,建立境外油气风险勘探保障机制;加强基础性境外油气工作,提高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