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近些年来,随着民营经济的迅速崛起以及随之而来的民营资本总体规模的快速膨胀,国家有关部门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规范和引导民营资本投资的政策措施。应该说,国家对引导民营资本投资是持积极和鼓励态度的,关于民营资本进入银行系统的政策和法律基础也在逐步完善和不断细化。但是,民营资本出资成立民营银行还存在一定的障碍,可主要原因并不在于政策法律环境,而是由于缺乏有效银行退出机制和存款保险制度,加上观念意识上的障碍,使得在具备二元经济传统的中国经济结构条件下,公众对民营银行(尤其在成立初期)存在很大的心理障碍和猜疑。一、民营资本…  相似文献   
2.
3.
对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运行绩效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农村金融安全体系的构建,事关“三农问题”的最终解决。通过深入分析农业发展银行改革的目标和原则,可发现农业发展银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其运行绩效的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在金融结构的变迁过程中,蕴含着金融不稳定的因素,客观上两者之间存在着互相作用的机理。同时,金融结构的变迁以及金融稳定的实现都与金融系统功能的发挥紧密相关,所以金融功能观为研究两者关系提供了很好的分析视角。从宏观上看,金融结构与金融稳定通过实体经济和货币政策相互发生作用,货币政策作用于金融系统并影响着金融结构,金融结构的变动直接作用于实体经济,由此引起的实体经济波动将会影响到金融稳定,反之亦存在着作用机制;从微观上看,金融结构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金融市场结构、金融制度结构、金融融资结构、金融开放结构等,都对金融稳定产生各自不同的、具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进展及其调整的结果在前些年曾经一直为我们所关注,随着时间的消逝,这些国家都逐渐从危机当中恢复,这场金融大风暴似乎也为我们所淡忘。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九周年之际,重新回顾一下历史,可以发现仍有许多值得我们关注的地方棗因为在经济结构、金融结构、发展模式以及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与我国有诸多相似,在这些国家以危机形式反映出的许多问题,大都直接或间接地能在我国的经济金融领域找到。对于东南亚金融危机的成因有不少版本和角度的解释,本文主要从金融结构视角来进行研究。除了众所周知的汇率、过早开放资本市场等因素之…  相似文献   
6.
英国金融结构的基本情况 以英格兰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基础,多种形式及多层次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并存,形成英国金融体系(见表1),稳固的制度框架、运行顺畅的金融市场和有效的金融监管是其金融稳定的保障。金融监管当局构建起了科学、严谨的金融稳定制度安排并采取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可以较好地监测、预警和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为维护其国内的金融稳定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尝试。“BigBang”对英国的金融体系结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7.
金融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是资金融通,二是风险管理。实现这两个基本目标必须建立一个完备而有效的金融结构。但现实中,金融结构永远处于相对稳定和  相似文献   
8.
应寅锋 《银行家》2006,(1):86-87
国有商业银行居高难下的不良资产已成为制约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发展的痼疾。金融创新可望成为医治这一痼疾的良方。国有商业银行处置不良资产的手段和问题虽然国有商业银行和四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在竭尽所能采取各种措施处置不良资产,但所取得的效果却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一、贫困学生教育应属于政府公共产品服务的范畴 公共经济学中公共产品理论根据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将所有物品进行分类:一类是私人物品(Private Goods),既具有排他性也具有竞争性;第二类是纯公共产品(purepublic Goods),既具有非排他性也具有非竞争性;第三类是准公共产品(quasi—Public Goods),包括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俱乐部产品”、消费上有竞争性但无法有效排他的公共资源类产品,以及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都不充分但具有较大正外部效应的公共产品。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产品和服务都属于准公共产品或服务。  相似文献   
10.
金融稳定视角下的政府职能及行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在维护金融稳定时的作用日显重要,本文对政府行为和金融稳定的关系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在将一行三会纳入政府范畴之后,本文对政府干预金融市场的必要性进行了理论分析,探讨了我国政府维护金融稳定的现状、问题和挑战。论文考察了美国政府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救援行为和相关启示,对政府促进金融稳定的实现路径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金融体系、不断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和效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