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0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骆剑华 《财会月刊》2014,(10):75-77
财税[2012]38号文件对用于三类产品生产销售的购进农产品采用核定方式确定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好地解决了之前纳税人“增值税倒挂”和“高征低扣”等“税制之痛”。但在具体核定扣除方法上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就外购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的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方法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2.
骆剑华 《财会月刊》2014,(12):62-64
针对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发生变动三种情况,《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给出具体会计处理规定。笔者以为预计负债变动在性质上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其后续核算适用未来法,将弃置费用"新旧估计数"折现到变更时点,比较两者差额即为预计负债变动金额。  相似文献   
3.
"营改增"相关政策规定,金融商品转让业务采取差额计税方式。从金融商品转让增值税差额计税、转让价差的抵并规则及税额计算、转让正负价差的抵并范围、相关增值税会计处理四个方面探讨一般纳税人金融商品转让业务财税处理相关问题。同时,对财会[2016]22号文件未明确规定的金融商品转让环节与手续费、佣金等支出相关的进项税额,金融商品转让业务与其他一般计税项目合并计税等的会计处理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准则规定,金融资产、金融负债在后续计量期间,应采用实际利率法确定其实际利息收入(利息费用)和摊余成本,并对其中实际利率和摊余成本的确定方法和要求作了具体规定。本文通过对该准则的详细解读,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为例,从会计实务和财务管理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提出准则在此的商榷之处,并总结本文观点。  相似文献   
5.
针对固定资产弃置费用发生变动三种情况,《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6号》给出具体会计处理规定。笔者以为预计负债变动在性质上属于会计估计变更,其后续核算适用未来法,将弃置费用"新旧估计数"折现到变更时点,比较两者差额即为预计负债变动金额。  相似文献   
6.
财税[2012]38号文件对用于三类产品生产销售的购进农产品采用核定方式确定可抵扣进项税额,较好地解决了之前纳税人"增值税倒挂"和"高征低扣"等"税制之痛"。但在具体核定扣除方法上存在一定不足,本文就外购农产品用于生产销售的进项税额核定扣除方法提出自己的思考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7.
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财税[2013]37号文件对售后回租业务应税销售额确定未作具体规定,导致纳税人税负远高于"营改增"前营业税负,为弥补这一缺陷,财税[2013]106号文件对售后回租业务作了详细规定。本文首先解读售后回租业务相关文件,以差额计征原则分析、理解应税销售额和相关扣除项目的确定,然后提出确定应税销售额具体方法的设想,最后进行案例解析。  相似文献   
8.
对非转让合作建房这类特殊业务,现行会计准则没有明确提出会计处理规范。王震(2014)在《非转让型合作建房的涉税争议》一文中从税务角度对此进行分析,认为该业务属"融资租赁"性质。本文以该文中案例为基础,经适当调整,尝试从投资及运营管理角度分析该类业务经济实质,并提出其会计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9.
网络团购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的会计思考。本文在分析团购业务各利益主体的收益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实物团购和电子券兑换两种团购模式的异同,并运用实例说明团购网站和企业在两种模式下收入确认、售后退货、税收等方面的会计核算方法,以供实务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实施"营改增"后,融资租赁业务按照差额计征增值税,购进资产进项税额一次扣除会产生"税负跨期效应",使纳税人面临租赁后期积累税负压力,将大大增加其纳税风险。按照量能负担和均衡税负原则,本文通过从抵扣期限、抵扣方法两个方面对现行抵扣规定重新进行设计,以期实现融资租赁期间税负平滑、均衡化,降低出租人纳税风险和经营风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