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2篇
  免费   9篇
财政金融   13篇
计划管理   20篇
经济学   52篇
综合类   8篇
旅游经济   2篇
贸易经济   10篇
农业经济   11篇
经济概况   1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伴随着中央振兴东北战略计划的启动与实施,“黑土地”终于迎来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经济积弊在短时间内难以消除,令人神往的“新东北”蓝图的实现,也并非易如反掌。而其中专司经济监督职能的审计机关应该发挥怎样的作用,更值得审计干部进行认真的探讨。为此,笔者仅以如何在本地区经济的调整、改造和振兴中切实履行审计监督职责为主线,来具体探讨审计监督  相似文献   
2.
李实 《辽宁经济》2002,(5):41-41
“十五”期间,是辽宁经济结构处于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能力的战略调整阶段。根据科技部和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技术创新,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决定》的精神,应进一步完善政策,加强服务,促进民营科技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实 《科学决策》2004,(3):30-33
青海省是我国的一个低度发展水平的省份。即使在欠发达的西部地区,不论是按人均实际GDP还是按实际人均地方财政收入水平,青海省都落在了后面。  相似文献   
4.
魏浩  杨明明  李实 《金融研究》2022,506(8):74-93
本文利用2002-2018年期间的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系统考察了贸易开放对中国代际收入流动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从整体上来看,贸易开放显著促进了中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经内生性处理和稳健性检验,这一结论是成立的。(2)贸易开放主要通过促进子代教育、职业向上流动显著提高代际收入流动,但通过激励企业创新、提高子代个人努力程度的两个机制作用不显著。(3)贸易开放显著提高了男性子代的代际收入流动性,对女性子代的影响不显著,与此同时,还具有明显的“弱势群体”特点,显著提高了受教育水平较低子代、低收入家庭子代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有助于这类子代跳出“代际低收入传承陷阱”。本文研究提示贸易开放提高了中国的代际收入流动性,有利于促进共同富裕。在继续提高贸易开放水平的同时,应进一步重视提高低收入家庭子代的受教育水平,关注女性子代的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个人收入分配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22,自引:1,他引:122  
李实 《经济学》2003,2(2):379-404
本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个人收入差距的变动趋势和相关的研究献加以梳理和评论。首先对收入和收入分配的概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讨论;其次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内部、城镇内部、城乡之间收入差距的变动情况及其经验测量结果进行了综述;随后总结了中国收入差距扩大原因的分析结果,重点仍放在经验研究的结果上;最后提出了这一研究领域中几个未来的研究专题。  相似文献   
6.
企业效率理论与中国企业的效率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5  
本文讨论的主题是中国企业的效率问题。讨论涉及到三个相互关联的问题。第一是企业效率的概念和测量,考虑到对企业效率的概念和测量方法的研究可以说是国内经济学研究方面的一个弱点,我们用了一定的篇幅来讨论现代经济学中有关企业效率概念和相应的效率测量的一些方法。第二是对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中国企业的效率的经验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评述,重点将放在那些以可靠测量方法为基础的经验研究成果上。第三是考察和分析影响中国企业效率的一些相关因素。企业之间的竞争问题,企业的两个层次的激励问题以及企业的“软约束”和自主权问题将是我…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中的三种贫困类型   总被引:32,自引:1,他引:32  
我们课题组在 1 999年进行了一次覆盖六省市的住户调查。本文利用这次调查数据对中国城市贫困的性质和特点进行了考察。通过综合考虑收入标准和消费标准 ,我们把中国城镇贫困分为三种类型 ,即持久性贫困、暂时性性贫困和选择性贫困。在贫困人口中 ,有一大部分是属于选择性贫困 ,即他们的收入高于贫困线而消费低于贫困线。我们对贫困户的消费函数进行了估计 ,其结果显示以下几个因素对贫困状况产生重要的影响 :修匀收入的效应 ;人们防备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心理 ;人们为将来投资而进行储蓄的行为 ;家庭对子女教育和医疗服务的特别需要。我们还对三种贫困类型进行了比较分析 ,从中发现预测的金融资产和预测的收入 ,以及教育和医疗的特殊需要都对不同类型的贫困户的消费行为起到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8.
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及其解释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城乡居民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和2002年的家庭抽样调查数据,本文使用分层线性模型重新估计了1995年、2002年我国居民的教育收益率,得到了不同于OLS估计的结果:(1)我国城镇居民教育收益率的地区差异很大,差异主要来源于省内各城市之间,来源于省间的差别并不显著;(2)计算了省内城市劳动力市场化程度对当地教育收益率的边际影响,发现劳动力市场的发育确实有利于提高教育收益率,而且劳动力市场化程度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为各地教育收益率的差异提供了解释。  相似文献   
9.
本文利用1988、1995和2002年的中国城镇家庭收入调查数据,旨在比较改革的渐进期(1988—1995年)和深化期(1995—2002年),城镇已婚女性的就业和就业收入对家庭收入差距的影响。我们发现在两个时期,已婚女性的就业明显下降,其就业收入都起到了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的作用。在改革渐进期,已婚女性就业收入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的作用不断加强;而在改革深化期这一作用是下降的。和改革渐进期相比,已婚女性就业收入的变化在改革深化期成为了缩小家庭收入差距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0.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   总被引:128,自引:2,他引:128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扩大及其原因赵人伟李实(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一、引言中国的经济改革已经进行了18年。在这一过程中,居民收入分配的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本文试图对收入分配格局的变化,特别是收入差距扩大的状况作一考察。由于收入分配涉及的面很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