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贸易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就业难已成为当前发展中的最大困境之一,十六大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去年初的就业工作会议则明确了就业的政府干预计划,把2003年的目标定为新增岗位800万。失业率控制在4.5%。  相似文献   
2.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是20世纪在西方语言学界的颇具影响的理论假说,该假说又称为语言相对论其核心内涵是,人类不仅生活在客观世界里,也生活在主观世界里,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结构主要是语法,不同的语言结构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习惯,导致他们用不同的方法去观察世界,从而导致他们对世界具有不同的感知、对世界产生不同的看法,语言不仅是思维的工具,它同时也强烈影响和制约着思维。从语言和思维关系的角度探讨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并试探性地给出作者的观点。  相似文献   
3.
科技成为抵御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力量 2008年下半年,当中国经济还在奥运效应的刺激下高歌猛进之时,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很快蔓延全球,并波及中国. 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党中央、国务院适时做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和部署,把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重要举措.科技部积极行动起来,把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科技工作的主线,从高新产业的发展、传统产业的提升、重点产业的振兴,以及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着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4.
做个好参谋:落实科教兴国战略 回想1998年初任科技部部长时面临的形势,朱丽兰坦言,当时最大的压力是觉得对经济和产业问题研究得不够. 20世纪90年代末,现代科学技术加速发展,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的周期大大缩短,知识经济初见端倪.依靠最新科技成果创立新产业,拉动经济持续发展,推动综合国力提升,已成为美、日和欧洲各工业发达国家共同的发展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5.
<规划纲要>: "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共识" 2006年初,<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发布,明确了未来15年科技发展的指导方针、战略目标和总体部署,成为指导我国科技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徐冠华直接组织参与了规划编制全过程.科技部是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挂靠单位,徐冠华担任办公室主任.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由来自各界的2000余名专家组成了20个战略研究专题研究组,有600家企业参加了规划工作,先后到124个地方和部门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6.
突破口:把科学技术洒向农村 "1984年,我受命担任国家科委主任职务的时候,有些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终日'.因为,有一个重大难题需要去破解,那就是寻找和开拓科技和经济结合的新路." 宋健说: "科技体制改革并不像今天人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当时很多人尚不理解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7.
胡菊芹 《经济管理》2005,(15):15-18
随着我国失业问题的显性化,国内相关的研究也日益丰富,其中对于失业治理的对策研究更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失业治理研究综述的同时,提出了失业治理对策要考虑发展阶段的问题。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