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4篇
经济概况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选聘机制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独立董事选聘机制各环节的执行现状存在较多问题,结合股东平等和股权平等原则,研究表明:在提名环节,视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制定符合企业自身需求的提名制度,是选聘机制各环节执行的保障。比如:由提名委员会提名,同时对大股东提名权进行限制;在选举任命环节,全面引入并强制执行累积投票制度;在罢免环节,完善正当程序,建立披露制度和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2.
独立董事多由熟人推荐、任命受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出于风险和薪酬等因素选择主动辞职,完善独立董事选择和退出机制需逐步解决上市公司股权问题、扩展独立董事的来源渠道和改善股东大会的表决机制,这已成为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2001年8月中国证监会正式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这就标志着中国上市公司正式全面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独立董事是作为解决监事会虚置的机制而产生的,但是理论界对二者并存有着很大的争议.一种观点认为两种监督机制并存是重复建设,承担着几乎相同的职能,建议二者取其一,另一种观点认为在保持现有治理框架的同时重新界定二者职能,使两种监督机制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本文拟从两种制度的实践出发,对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并存的现状进行分析,以期能发现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适应当今信息化和知识经济环境的变化,注册会计师审计方法从传统风险导向审计向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师转变.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指注册会计师从被审计企业所处的外部经营环境、企业的战略等宏观层面分析入手,评价被审计企业风险控制,确定剩余风险,执行追加审计程序从而将剩余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相似文献   
5.
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已达5年之久,为了证实独立董事制度的有效性,本文从独立董事在董事中的比例、独立董事薪酬额度、独立董事应出席董事会会议次数3个变量,考察了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相关性,指出上市公司经营业绩受多方因素影响,独立董事制度只能发挥有限作用。  相似文献   
6.
从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基础、独立董事的作用及影响独立董事选择的因素、独立董事与公司绩效的研究和独立董事的激励与约束4个方面综述了国外对独立董事制度研究的状况。主流观点是:独立董事制度产生于委托代理关系,代理理论是其理论基础,其主要作用是通过监督和制定公司战略缓解代理问题。委托人对独立董事主要采用激励与约束保护独立董事的有效性,以提高公司绩效。当然,还有一些与上述相左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运行中,从博弈分析的角度看,注册会计师行业管理模式的选择是注册会计师行业与政府监管者博弈的结果,而注册会计师行业正是在与政府博弈中,不断完善自律机制,促使本行业健康发展。我们可以把注册会计师协会自律活动看作是一定制度安排下,依照该制度的规则由注册会计师协会的自律行为和政府的监管互动的博弈过程。  相似文献   
8.
从独立董事的基本特征、独立董事履行职责效果、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独立董事选择机制、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独立董事人才市场建立六个角度出发,考察了河北省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执行情况,调查发现现阶段独立董事制度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独立董事专业结构和行业背景构成不是很合理、独立董事定位不明确、独立董事选择受大股东控制、独立董事与监事会职能重叠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