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为解构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德里达的解构主义文学观者首先否定的是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本质主义文学观,由此从当下的文本出发追问文学的意义,提出了“文学是一种允许人们对任何方式进行讲述任何事情的建制”的观点,进而阐释了解构主义的边缘解读理论和文本的开放性的特征。德里达的文学理论是对传统的本质主义的文学观的反叛,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重要认识文学的新路。  相似文献   
2.
艺术的意义     
试图探讨艺术的意义问题,首先要从否定“艺术是什么”这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提问方式开始;在中止这一提问的前提下,才能追问艺术之所以存在的意义;这种追问必须要建基于人的艺术活动之上,进而才能对艺术家、艺术作品、艺术活动等传统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人人的心灵出发,将艺术的意义问题归结到对心灵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我国西方美学史的研究,在全面介绍的基础上,已趋向于纵深化和本土化.无论是对西方美学发展史的整体线索的把握,还是对西方美学史上主要美学家及其思想的介绍,以及在方法论等方面,都已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这些介绍和研究中,尚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和缺失.本文在充分肯定西方美学史研究已取得的成就的同时,对于种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拟加以分析,旨在推动我国西方美学史研究在新世纪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4.
5.
《读者》杂志是诞生于我国西部贫困地区甘肃的文摘类期刊,经过20余年的发展,目前是我国发行量最大的期刊,成为我国期刊的第一品牌。许多研究者认为,它之所以能够取得巨大的成功,其基本立足点在于独特的文化追求、独特的文风、独特的版式结构、独特的管理和经营方式等。但是对于这一西部期刊发展的神话,我们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本文主要结合大众传播理论和期刊发展的文化环境因素,就"《读者》现象"研究的思路和方法提出一些具体的观点和看法。  相似文献   
6.
作为德国古典主义美学思想的代表。席勒是继康德后对崇高美学做出完善探讨的美学家。本文基于席勒的人本主义美学观。从席勒对人的心灵的完整性的论述入手。对席勒的崇高美学思想做出新的评析。文章认为,和康德的崇高美学对道德理性的关注不同。席勒更注重现实人性的自由实现和解放在崇高美学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范畴研究属于美学研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和方法,但在我国的美学研究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从审美活动和文化观念入手,对西方美学史上的美学范畴从哲学、美学和艺术三个层面进行了概括,为美学范畴研究提供了基本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崇高美的当代阐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西方美学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范畴,对崇高美的论述和探讨一直没有停止。从郎吉弩斯开始,艾迪生、博克、文克尔曼、康德、席勒等美学都做过精辟的论述,直到进入利奥塔德等的后理主义美学视阈,崇高还在不断产生新意,内涵不断地充实。因此,本文试图立足于当代视阈,重新阐释这一范畴,探求隐藏在其理论深处的对人类心灵和生存的思考,从而指出这一范畴对当代审美和艺术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社会的整体发展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广泛关注和重视.我们认为,制约西部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人的素质.教育水平低下、观念落后、信息不对称等因素成为制约西部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较之以"输血"功能为主导的资金和技术投入,信息输入、信息扶贫则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它直接可以培育西部社会自身的"造血"机能,对促进西部社会的整体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康德先验哲学中的自由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由,是康德实践理性中的关键性概念,在他的《实践理性批判》中作了详细的论述。但这一问题在康德的整个先验哲学体系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康德哲学中有关自由的论述的考察,认为自由概念贯穿于康德先验哲学之中,为他最终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