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3篇
运输经济   31篇
贸易经济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铁路快捷货物集疏运系统建设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我国铁路快捷货物运输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铁路运输的发展,提出建设铁路快捷货物集疏运系统的设想,依据系统论分析研究了贷源集结系统、运输通道系统、货物疏解系统的组成结构,并以确保快捷货物列车畅通运行为原则确定了三者能力协调的条件.最后为铁路快捷货物集疏运系统的建立提出了相关原则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论运输通道的聚散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运输通道具有集聚性和扩散性,在阐述运输通道聚散现象的普遍性的基础上,分析运输通道聚散的方式、成因、空间表现及其特性,论述运输通道的集聚与扩散的关系,提出运输通道的集聚与扩散是相对立和并存的。  相似文献   
3.
铁路编组站布局的双层规划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双层规划对编组站布局问题进行描述,上层规划表示决策者为了达到车流组织最优而采取的最优投资策略,下层规划为给定编组站布局方案条件下的车流组织优化。通过对上层和下层问题分别剖析,构建了编组站布局的双层规划模型,考虑到模型的复杂性,提出应用遗传算法求解,并给出了求解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双层规划方法适用于实际编组站布局问题决策。  相似文献   
4.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物流能力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文章分析了物流研究的理论依据、研究物流能力分类的发展过程和物流研究实证方法,提出了未来物流研究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基于多学科视角分析了当前铁路旅客列车服务理论与方法,并从运输市场竞争战略研究、管理对策研究、运作优化研究3个研究层面对其进行了综述,指出当前研究的不足之处,提出应结合铁路客运实际,加强相关理论与方法的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6.
高速铁路网络条件下,结合高速铁路旅客出行需求、客流结构和不同出行模式,将客流合理分配到高速铁路列车流,对提升列车能力利用率、提高换乘旅客出行的便利性和服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构造高速铁路换乘服务网络,根据换乘服务网络特征,得到网络各类型弧段的阻抗函数,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高速铁路换乘服务网络的随机用户均衡模型,利用梯度投影算法对模型求解。算例通过与未考虑换乘条件的方法比较,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列车区间平均上座率。  相似文献   
7.
线路条件是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为探究线路条件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机制,在阐述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与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分析得到线路附加阻力和因线路条件导致的限速运行是线路条件影响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2个方面,通过探讨线路附加阻力对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推导出限速运行下的列车追踪过程与追踪间隔时间的计算方法,最后结合不同线路附加阻力与限速运行下的各类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检算结果,得到线路条件对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影响规律,为列车追踪间隔时间的优化以及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路企直通运输是铁路部门针对当前影响运输效率的主要因素,为进一步深化内涵扩大再生产,在更大范围和更深层次拓展挖潜提效新空间提出的战略举措.论述国铁和地方铁路实施路企直通运输的总体原则和特点,在对国铁与地方铁路实施路企直通的运输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目前路企直通运输的实际,对地方铁路实施路企直通后的运输组织、作业流程、费用清算、信息共享,以及安全互保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为实现列车开行方案及运行图的综合评价,对基于时刻表的客运专线列车客流分配进行研究.首先以列车开行方案为基础,构造旅客混合换乘网络,分析旅客乘车方案的表达方法.旅客混合换乘网络结构简单,可直观表达旅客的乘车方案.其后以旅客发到时间满意度费用和拥挤折算费用为重点,讨论旅客出行广义费用的构成及计算方法.最后建立基于时刻表的客运专线列车客流分配模型,提出采用基于增量的客流分配算法,该算法复杂度低,符合客运专线旅客运输组织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0.
山区铁路增建二线可以有效提高运输能力,缓解运输能力紧张状况.通过对山区铁路增建二线的可行性分析,对增建二线的两单线模式、双线模式和三线模式的实施方案进行了综合比较,在考虑山区铁路运输组织特点的基础上,对南昆铁路的实际情况给出增建二线的实施方案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