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2篇
贸易经济   3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以属软土区的苏州科技园七期地下一层基坑工程为背景,采用了放坡土钉墙与木桩、重力式挡土墙、双排桩等三种支护结构.根据基坑开挖过程现场监测数据结果表明,所选支护结构均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可在类似基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万昱  李琴琴 《商》2012,(4):144-144
随着投资者对信息要求的提高,自愿性信息披露日益得到关注。本文选取江西省28家上市公司为例,研究其进行自愿性信息披露的情况,并就其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3.
一套几十万上百万的房子,对于俺这种属于占人口总数绝大多数的老百姓来说,可能是俺们生当中最大件的商品了。几乎没有哪家买房子不开完大会开小会,自己看了亲戚朋友看,白天看了晚上看,晴天看,雨天看。甚至还要带上尺子,冒着生命的危险在超100分贝噪音的施工现场边走边量个月半年下来,房子没看好,人倒是瘦了圈。这下好,不用买药就减肥。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选择土壤因子、水环境因子、大气因子和生境因子4个生态敏感性因子构建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与分区。研究方法:因子叠加法,模糊物元模型和GIS技术。研究结果:按生态敏感度的高低将宜城市生态敏感性划分为不敏感区、潜在敏感区、一般敏感区、中度敏感区和重度敏感区,在此基础上得到宜城市综合环境敏感性分布图。研究结论:运用模糊物元模型和GIS技术进行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可为生态功能区划和环境保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琴琴  万昱  熊奇英 《商》2012,(3):86+101
20世纪30年代,本杰明格.雷厄姆提出价值投资理论,沃伦.巴菲特将其发扬光大,在国外备受推崇。本文结合近期发生的重庆啤酒事件对价值投资理论进行分析,希望使人们从心底认可价值投资,成为真正的价值投资者。  相似文献   
6.
本文探讨了以财务报告为目的的资产评估与公允价值会计的关系与在公允价值应用中所发挥的作用,,以及为提高以财务报告目的的资产评估质量提出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7.
绪言保温瓶及镜片厂的镀银废玻渣数量大,含银低,由于堆放不当,而污染严重。因此,从这种废料中回收银时,原材料的消耗量大;如不就地处理,加上运输,处理费用更高。结果,经济效益差,既污染环境又使贵金属损失。所以,对于从这种废料中回收银的方法进行研究,意义非浅。  相似文献   
8.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充分发挥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的促进作用,是建设贸易强国的内在需求。文章基于2001~2014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企业层面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指标,检验了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进口机器人应用能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的提升,且该结论通过了对被解释变量进行缩尾处理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进口机器人应用对交通运输、电子通信及医药行业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提升作用更为明显;进口机器人应用通过生产工艺优化效应、进口中间品节约效应以及国内中间品扩张效应提高了企业出口国内技术含量。因此,优先发展应用于生产环节的机器人产业,加强机器人应用与人才培养的协同发展,完善机器人产业配套体系是加快贸易强国建设和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2005~2015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和中国海关贸易数据库匹配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检验了“中欧班列”开通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影响。研究发现:“中欧班列”开通使得所在城市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显著提高了约2%,且该结论通过了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内生性检验以及其他稳健性检验;“中欧班列”开通主要通过运输时间节约效应、行业内扩散效应以及产品市场地方保护的削弱效应提高了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中欧班列”开通对周边100千米范围内城市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提升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并对向欧洲市场出口、非国有以及低劳动密集型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提升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