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贸易经济   5篇
  2019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1.
人才和其生存的环境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人才创造性的劳动,提高了生产力,推动着一个地区或是一个国家的社会进步,从而改造一个地区的人才环境;另一方面,优秀的环境吸引了优秀的人才,培养了优秀的人才,也为人才改造环境创造了更好的条件。所以,要想吸引优秀人才,注重对人才生态环境竞争力的提升就显得举足轻重。而要想提升人才生态环境竞争力,就必须清楚人才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人才硬环境与人才软环境。  相似文献   
2.
文章在对皖北地区人才生态环境优势与劣势分析的基础上,从着力营造开明开放的思想环境,建立和落实人才软环境建设领导责任制,着力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着力营造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着力营造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等几个方面提出皖北地区人才生态环境建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从地方应用性高校管理类专业特点的分析出发,从专业设置落后、人才培养模式有偏差、教学理念落后、知识技能结构不合理等方面分析了地方应用性高校管理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误区.通过社会对大学生素质的要求出发,指出了地方应用性高校管理类专业课堂实践教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4.
口城市化是现代城市成长的前提和基础,研究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意义重大。通过对数据的横向、纵向比较分析,我们认为安徽省人口城市化滞后于经济发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协调人口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6.
随着失地农民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化的急速推进,城郊失地农民问题越来越严重,尽管各地市在建立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制度上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是存在层次低、覆盖低、待遇少诸多问题,因此有必要探索建立省级统筹的城郊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成为保障失地农民的基本生存与发展的保障,为农民市民化提供基本保障,适应新型工业化、城市化的客观要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