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4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2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国近期出现了农副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其形成机制,在于这类产品的需求、供给与市场结构等市场特性;所采取的"供求管理"措施,是一个正反馈行为,加剧了农副产品市场价格的波动;在短期和长期,农副产品价格暴涨暴跌现象都具有严重的负面效应;在市场自发作用下,这种现象及其负面效应都是不可能消失的,因此,应该对应其形成机制,采取相应的"市场管理"、"价格管理"和"体制改革"等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赵德海  马兴微 《物流科技》2005,28(9):109-112
本文以商业时代特征的分析及流通与市场关系的论述为出发点.从新的角度来重新审视流通。分析了流通在经济均衡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制度在流通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此外.本文还具体研究了流通的量化标准流通能力模型,以此来进一步深化对流通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把宏观经济目标构建成以经济增长为根本、兼顾其他重要目标实现程度的目标体系,以此作为评价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的标准,避免了多目标之间的矛盾性对我们评价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的误导,同时又为分析我国财政政策有效性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我国政府的政策策略研究探讨我国国际化竞争力的战略升级路径。一、我国政府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市场国际化后,有效矫正市场失灵的力量很难存在,因为这一进程缺乏类似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性约束,而缺少国家主权这一层面的制度性约束难形成严密的监管和协调体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我国政府的政策策略研究探讨我国国际化竞争力的战略升级路径。一、我国政府在国际化进程中的两难境地 市场国际化后,有效矫正市场失灵的力量很难存在,因为这一进程缺乏类似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制度性约束,而缺少国家主权这一层面的制度性约束难形成严密的监管和协调体系。按照主流的西方经济学观点,政府应当管理经济环境和其他社会问题,不应当直接介入经济竞争,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市场化、自由化进程的加快,持这种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关于政府的作用,目前中国的争论还是比较混乱的。这主要是政府确实处于各种艰难的抉择之中。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我国政府的政策策略研究探讨我国国际化竞争力的战略升级路径。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流通力的概念界定入手,明确基本理论,建立流通力评价模型,并对模型作了具体分析,在模型中引入了技术环境函数、流通规模函数和制度函数,为流通力的定量分析确定基本方法.确定模型后,在借鉴流通业比较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模型中使用的各种变量的依据和取值范围进行了充分论证,确定了流通力评价模型及其模型中相关指标的标准,力争为流通产业的发展提供衡量标准及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