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6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一、新郊区新农村建设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充分认识上海城郊发展差距。 上海市区和郊区、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已有许多文章作过分析。通过抽样调查,使我们进一步认识上海城郊发展的差距。根据抽样调查统计,2005年底,上海常住人口1778万,若按上海市中心城区面积66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近1000万计算,中心城区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15000人,是郊区的10倍以上;上海市区与郊区人口密度比,是伦敦、巴黎、纽约、洛杉机、东京这五个国际大都市平均数的3倍以上。一般来说,人口密度是反映区域发展水平最综合、最核心的指标之一,上述比较说明,缩小上海城郊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上海的任务还非常艰巨。  相似文献   
2.
丁仪 《沪港经济》2011,(10):66-67
默罕默德·奥兹是美国的一名心脏外科医生,也是美国最受信任的健康专家之一,他有—档属于自己的电视节目——《奥兹医生秀》,每天都会给观众们提供健康建议。他像所有医生一样会孜孜不倦地告诫病人:检查身体很重要,未病预防更重要;小病不查出,大病救不及。他发现,说归说,其实他也和观众一样,总有点自以为是,逃避体检,以为生大病的不会...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围绕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在扩大对外开放的同时,努力做好对内开放、服务全国的工作。 一、对内开放、服务全国是上海发展的基本方针和主要战略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上海市委、市政府始终遵循邓小平理论,坚持“上海是全国的上海”,“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持”,“上海的发展要更好地服务全国”的指导思想,把实行对内开放、服务全国作为上海发展的基本方针和主要战略之一。  相似文献   
4.
一个城市的地位和功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相应的城市形态建设.21世纪前十年,上海加快了将城市建设放在先导性、基础性的战略地位,率先基本建成枢纽型、功能性、网络化城市基础设施体系.从未来上海城市发展趋势看,适应经济全球化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形势要求,上海将进一步调整城市布局,完善城市功能,全面融入全球城市网络体系,更加突出城市服务协调功能,加快提高参与全球城市竞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