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6 毫秒
1
1.
孙明月 《辽宁经济》2006,(12):60-61
北票市农电局是省属二级企业,担负着北票市农村31个乡(镇)近5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供电服务工作。现有员工509人,局机关有16个科室,下辖16个基层供电所,有一个多种经营公司。截至2005年末,年售电量达2.67亿千瓦时。拥有66千伏变电所12座,主变19台,103.6兆伏安;拥有66千伏送电线路108公里,10千伏线路1996公里,低压线路3999公里,拥有光缆线路314公里。几年来,该局始终坚持一切工作从党和国家工作全局出发,在“十一五”的开局之年。他们深刻地认识到,农电事业的发展与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息息相关,不能在自身行业发展的小圈子徘徊,应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来发展农电事业,要通过脚踏实地的工作,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繁荣进步。只有家乡经济发展了,社会事业进步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农电事业才会在一个高起点上阔步前进。因此,北票市农电局面对各种挑战,以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为己任,主动出击,服务人民,实现了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2005年,销售收入达3215万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相似文献   
2.
3.
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简称RFID)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自动识别技术。它是一项利用射频信号通过空间耦合(交变磁场或电磁场)实现信息传递并通过所传递的信息达到自动识别的技术。与传统的接触式识别技术和光学识别技术相比,射频识别技术不但可以使电子标签和读卡器之间实现无接触.而且可以实现多个标签的防冲突操作,从而可以解决很多传统识别技术的缺陷。  相似文献   
4.
高铁可以大大缩短空间距离, 用时间去消灭空间.以四纵四横为主骨架的高速铁路网引领中国全面进入高铁时代, 正在打破中国区域空间格局.高铁沿线城市从区域中心城市转变节点城市; 资源要素从区域中心集聚转向高铁沿线集聚; 区域空间结构从“非均衡单中心” 向“均衡化多中心” 格局转变; 快速交通体系通过对时空的压缩正逐步改变传统的空间关系, 区域空间不再是地方空间而是流动空间.高速铁路改变区域空间结构, 推动资源要素区域内重新配置, 高速铁路是一把“双刃剑”.高铁时代, 区域发展需要找好自己的位置,发挥自身优势, 形成一个错位竞争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山西省阳高县北徐屯乡南徐屯村把蔬菜生产作为增加农民收入的主渠道。为了改进一些蔬菜的种植技术,近日.该村聘请大同市农业局老专家刘照深入大棚,向种植户传授种植、管理技术。目前.全村蔬菜种植面积占耕地的66%,收入约占农民总收入的70%以上。  相似文献   
6.
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长江经济带"协调会"成员城市为研究对象,测算长江经济带内城市能级,确定上海、重庆、武汉和南京为核心城市;利用断裂点模型和经济辐射场强模型,测算核心城市影响力。测算得出:上海市影响力范围要远远大于其他中心城市,而南京、武汉和重庆的辐射影响主要集中于周围城市;产生辐射效果大小与距离、交通网络完善程度和自身城市质量大小有关。加快长江经济带内综合交通网络建设,有利于提高核心城市辐射强度和辐射效果;统筹配置资源,引导人口迁移,有利于发挥长江经济带最大效益;加大对地处多重断裂点城市扶持力度,有利于接受核心城市辐射和传递辐射。  相似文献   
7.
本届政府把长江经济带建设提升到新高度,如何把握长江经济带建设战略值得思考。长江经济带建设不能仅仅依靠长江水运打造交通运输带,而应既立足于长江流域产业梯度特征,构建产业国家价值链,实现产业一体化;又立足于长江经济带地域广阔性和特征多样性,构建点轴面融合发展格局,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为了实现两大战略定位,需要从谋划产业布局、构建立体交通网络、消除区域要素流动粘性制约、优化城市体系结构、发挥东中西联动"串联效应"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居民消费率却逐渐下降。基于2005年—2012年全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动态面板广义矩估计法,分析城镇化和人口年龄结构对居民消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率的影响呈现U型关系,在东部地区,城镇化的持续发展会推动居民消费率的提高,而在中西部地区,其作用效果并不显著甚至起阻碍作用;在人口年龄结构方面,少儿抚养比提高有助于居民消费需求提高,而老年人口抚养比在东部地区起阻碍作用,而在中西部地区起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需要政府加大推进中西部城镇化进程,突破城镇化进程中对居民消费抑制拐点,并加大对中西部老年人基本消费支持力度,积极实施"单独二孩政策",释放消费潜力。  相似文献   
9.
企业财务决策、执行、监督的“三权”是财务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相互制约与分离的关系。在企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三权部分的管理逐步细化,但受滞后思想和人才缺失等因素的影响,三权分立的效果不尽理 想,值得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对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意义和问题及对策进行阐述,希望对企业财务管理水 平的提升起到积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