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计划管理   2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文基于社区工作者、村民、社工三方主体理论框架,在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对广东省社区工作者、村民、社工三方主体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梳理,提出立足于农村社区现实、完善相关制度建设、加大政府支持、完善村民自治渠道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建议。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出台使广州第一次在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上突破了城乡二元制结构,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广州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适度性水平如何,能否满足参保人的需求、社会基准面的稳定和制度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广泛收集有关资料和数据,从"质"和"量"角度来研究适度性水平、评估该项政策,最后得出相关结论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日前,《广东省流动人员服务管理条例(修订草案)》提交省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审议。这是该条例自1999年实施以来的第二次修订。第一次修订出现在2003年,删除了与“收容遣送”有关的规定,而本次修订则旨在变暂住证制度为居住证制度。  相似文献   
4.
大规模社会危机冲击传统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政策的保障能力,引发创新收入保护体系的实践。本文基于全民基本收入理念,对11个国家和地区的现金补助计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香港和澳门全面普惠的现金补贴模式最接近典型全民基本收入;其他东亚国家和西方国家的现金补贴带有条件性,属于部分普惠的模式;中国内地的电子消费券计划虽然具有全面普惠的因素,但消费补贴的形式与典型全民基本收入存在差距。中国内地的电子消费券与境外国家和地区的现金补助计划都带有"刺激消费、提振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意蕴,但在社会政策的维度上存在差别。因此,可以基于政策发展的路径依赖和现有的福利治理体系对其进行解读。未来中国需要在社会政策再分配、社会政策瞄准机制以及社会政策和经济政策的协调方面继续探索收入保护制度,改善面向中低收入群体的社会福利制度,为满足美好生活需要和走向福利社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在过去的25年里,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政府的体制曾经是无所不包,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这些年在向公共政策的趋势中,我们似乎没有走出要改变某些应该管的领域管理不够,一些不该管的领域却一直在参与的泥潭.  相似文献   
6.
“一国两制”下的内地与香港合作及其对澳门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改革开放以来,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就不断加强。尽管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关系十分密切,但是制度化的合作机制发展很慢。随着香港的回归,人们普遍认为回归为内地同香港扩大合作、共同发展、共同繁荣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人们预期回归之后内地同香港的合作将建立在新的基础上,双方在经济发展计划、基础设施建设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等方面的协调机制将更加完善,合作的效率和成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7.
“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理念日趋成为全球共识,对于大健康时代的卫生治理及人群健康公平与促进均具有重大意义。运用CiteSpace软件,对Web of Science和CNKI两大平台收录的有关“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HiAP)”的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归纳国内外该主题研究的关注点及发展脉络,发现21世纪以来国内外相关研究均历经了“萌芽积累”及“波动发展”两个时期,虽然HiAP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国内在发文数量、机构合作度及研究范畴等方面较国外均存在不足。未来,国内HiAP主题的研究者应在立足国情、借鉴国际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深化机构交流和跨领域合作,不断拓展研究视角、加大中国自身经验的总结与宣传力度,助力“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现。  相似文献   
8.
福利污名对瞄准偏差感知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构建了福利污名对瞄准偏差感知影响的解释框架。基于2018年全国公众福利态度调查数据,运用有序Logit模型分析了作为文化结果的福利污名及个体污名、社会污名和制度污名三者的交互效应对瞄准偏差感知的影响。研究发现:排斥性偏差感知和内含性偏差感知普遍存在;个体污名和制度污名会强化个人瞄准偏差感知,对穷人生性懒惰的刻板印象会增强排斥性偏差感知;社会污名会强化个体污名对内含性偏差感知的影响,以及强化制度污名对排斥性偏差感知的影响。据此,文化相容性应包含于具体的社会救助政策中,在低保对象识别上既需要考虑瞄准效率,也应避免片面追求瞄准精度对申请人带来的污名损害,防止福利申领因附属性权利所导致的身份特权和不公平现象,以保证瞄准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社会保障是通过社会化的方式(主要是政府干预)为社会中的个人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或者说在某个时刻面临社会风险的人提供生存保障,使其免去风险的威胁。就此而言,“可靠”是修饰社会保障最恰当的词。更可靠的社会保障就是让老百姓在生活上更有安全感,更少担心,更加舒心,更有幸福感。问题是如何令社会保障制度更可靠?我仅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公共政策的价值取向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过去的25年里,政府的职能发生了一些根本性的变化,政府的体制曾经是无所不包,渗透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日常生活。这些年在向公共政策的趋势中,我们似乎没有走出要改变某些应该管的领域管理不够,一些不该管的领域却一直在参与的泥潭。全球化进程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体制的转变,使我国政府处于双重的变革之中。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曾经无所不包的政府一方面必须交出更多的权力,减少对具体经济行为的干涉,同时转型时期出现的社会变革,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的责任以减弱社会不公。全球化进程则使这种转型变得更加迫切,要求新一届政府的运作要更有效率,更透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