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4篇
  200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搞好组织建设,是大力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的关键。目前,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主要有5种形式,服务内容包括“硬件服务”和“软件服务”。从林业再生产过程来看,主要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以及贯穿于各个环节的资金、技术、物资服务。今后加强林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的重点是,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加强内部建设,大力兴办各种经济实体,巩固服务组织,拓宽服务领域,增强服务实力。  相似文献   
2.
天有不测风云。这是人们从实践中得出的结论。林木生长周期长,在营林生产阶段,随时都有遭受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可能。而且,时间越长,可能性越大。长期以来,我们却对营林生产风险大这一特点,没有采取有效措施分散经营风险,而是将风险主要集中在营林者身上,加重了营林者的经济负担和心理压力,违背了发展林业商品经济的客观规律,使本来对资金、劳力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吸引力就很弱的营林业,又增加了  相似文献   
3.
李近如同志就“以林补农”的提法,提出不同的意见。他认为“以林补农”不能替换“以工补农”的口号。以林“补”农,正确的理解应该是林业为农业提供出好的生态和环境。文章还认为,“由于林业生产周期长,风险性大,随着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林业在社会各行业中缺乏竞争能力,林农对林业投资、投劳缺乏兴趣的现象,远甚于农业。”所以,“以林补农”从经济上挖空了林业,势必影响林农经营林业的积极性。本刊今天还同时发表李祖贻同志的“以工补农应当包括以工补林”一文。旨在引起林业经济工作者与理论工作者对这一问题的重视,并期望通过讨论对这一问题有一个正确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瑞典私有林经营管理实践与启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位于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瑞典王国,国土面积44.99万km~2,森林面积2700万hm~2,森林覆盖率约为60%,林木总蓄积量近30亿m~3,人均320m~3。全国年林木生长量为1亿m~3,采伐量为7500万m~3。现在的森林蓄积量比1920年增长了60%,全国人均森林面积和蓄积均居世界前列。瑞典林业已经步人生长量大于采伐量、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可持续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