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2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浙江省建德市农村因地制宜,发挥资源优势,走出一条具有建德特色的新农村建设之路。发展集体经济,建设新农村。钦堂乡大岩山畲族村,52户182人,地处海拔800余米的半山腰,1994年前还是一个交通十分不便的穷山村。1994年村集体办了一个石矿,村两委安排每户一个劳动力在矿上就业,人均年收入3-4万元,多的5-6万元,村集体净收入每年在800万元左右。村集体经济雄厚了,按人口每年每人分得4000元。村民富了,98%的农户建了别墅式新楼房。村里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先后投入300多万元来整治村容村貌、水、路、电、厕等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村办公楼…  相似文献   
2.
探讨了建德市振兴山区经济的新路子和建立山地使用权流转机制形成的新活力,提出推动农业综合开发的新对策。  相似文献   
3.
1988年5~12月,我们在浙江省建德县选择了10个生态村(场),100个生态户进行了调查,从调查,看农村中有许多程度不同、规模不等的良性循环的生态经济系统,在一些村(场)、户得到发展,他们自发地运用生态农业原理发展农业生产,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这种自发型的生态农业,是几千年有机农业的优良传统和现代农业的良好结合,预示着我国生态农业建设的新道路。所谓生态村就是在一个行政区域内,运用生态经济学理论和方法,因地制宜地既开发利用资源,又保护资源,既对光合产物进行多次利用和深度加工,又提高生物能和有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建德农业结构调整的良好开端、存在的问题;提出坚持因地制宜、市场导向等搞好结构调整的4项原则;发挥区域资源优势,发展特色农业等调整农业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商业欺诈与消费者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欺诈已成为当今中国社会的严重问题,商业欺诈一方面严重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严重败坏了社会信誉和社会风气,扰乱了正常的社会交易秩序,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完善造成了障碍.对商业欺诈的规制和打击,已成为摆在当今中国社会面前的一项重要而迫切的工作.  相似文献   
6.
7.
在国际金融危机对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严重冲击的情况下,总结新经验、探索新举措,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也是加快农业发展、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农业区域规划科学化 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区域规划科学化是产供销、种养加、留工农、农科教一体化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主要类型有7种。即:劳动密集集约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市场劳动型、支柱产业启动型、中介组织带动型、专业协会带动型、涉农部门实体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的作用是:(1)提高了2生产的组织化程度,解决了造有万户的分散经营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的矛盾;(2)加快了农业的科技进步,催化推动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化;(3)促进地资源的合理  相似文献   
9.
浙江建德县下涯乡和乾潭公社的乾潭、牌楼两个大队共有农户2,827户,10,635个人口,有耕地9,579亩,每人平均占有耕地0.9亩。这两个大队都是从1982年冬种开始搞大包干到户的。起初,农民对经营大田生产积极性很高,绝大多数农户都想多承包土地。通过民主讨论,决定实行“双田制”(即按人口或基本定量承包口粮田,主要解决社员吃粮问题;按务农社员的劳动底分承包责任田,主要是为国家生产商品粮,承担统购粮和加价粮任务)。但经过春粮、早稻生产的实践,有不少农民感到:庄稼人多种责任田,不如外出搞副业赚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