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4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什么”,这是现代国地、国内成功者的基本行为和思维方式,而我们很大一部分人的思维方式依然是“我能生产什么,就向市场推销什么”,不适应商品经济的要求,结果适得其反,产品更新慢,与市场背道而驰,不可避免地造成产品积压、企业亏损,停产半停产。黑龙江省乡镇企业总产值仅相当于江苏无锡县乡镇企业总产值,足以说明了问题的严重性。  相似文献   
2.
郑云阳 《农村展望》1990,(12):17-19
扭转我省农业生产徘徊局面,必须依靠政策、投入、科技三方面的作用,特别是加快实施科技兴农方案,重视农业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尽快把农业技术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有目前农业生产全面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情况下,农户是基本的生产单位,也是主要的科技吸纳对象。必须寻找出一条使农户尽快吸纳农业技术的运行机制,才能加快科技变现实生产力,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综观我国农业、农村的发展状况,尽管表现形式具有自身的特征,但发展历史上有很多方面与韩国、日本相似。特别是,三国的农业基本上都是所有和经营相统一的农户为主体的经营体制,而且共同具有政府对于主要农产品的流通实施直接或间接的干预的制度。日韩的工业化经济的发展,是以吸收大量的农业年轻劳动力作为代价的。日韩两国有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也有教训引以为戒。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户为基础的农户经济走向如何,是党政领导和农业有关人士十分关心的问题。有鉴于此,加强对日韩两国农户发展的研究,有助于我们吸取经验教训,使得农业健康发展。本文试图通过中日韩三国农业普查资料,从农户及农户人口、农户劳动力、农户耕地配置、农户经营结构、农户农业机械装备、农业信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指标存在一个误区。顾名思义,好像在农村的劳动力应该转到农村以外的城市或其他什么地方,这忽视了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农业劳动力可以在农村内部的转移。  相似文献   
5.
农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人均纯收入指标的口径和范围不同。承包前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只包括集体的分配收入,不包括社员家庭副业收入和其它非借贷性收入。而承包后的农民人均纯收入,不仅包括向集体承包的分配收入,而且还包括社员家庭副业收入和其它非借贷性收入。  相似文献   
6.
五、日韩两国农户主要农业机械装备与我国的比较日本每百户农户的农业机械装备程度。日本平均每百户农业户拥有动力耕耘机和农业拖拉机,1970年已经达到64.4台,1990年实现平均每户1.13台,1995年发展到平均每户1.17台;平均每百户拥有自脱型收割机从1990年的32台增加到1995年的35台;平均每百户拥有米麦用干燥机33台。尽管日本农业从事者老龄化现象严重,但由于从农作物生产的耕耘、防除、管理、收割、干燥以及畜牧业生产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劳动强度显著下降,为老龄者从事农业生产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