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2篇
经济学   2篇
农业经济   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北京城市雨水利用政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水资源严重匮乏,加之大城市雨水利用对缓解水资源供需矛盾意义重大.本文分析了北京市雨水利用现状、政策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促进建设开发、制定技术标准、经济激励政策、运营监管和宣传教育五方面提出北京市雨水利用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拟建中水厂为例,用财务评价方法,对比分析政府全投资模式和BOT投资模式下的中水价格,通过水价政府管理和BOT政策研究和分析,提出政策建议:完善与BOT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给予BOT项目优惠的融资政策、税收政策;对于由BOT模式带来的中水成本上升,由政府买单,水价差额通过政府补贴得到解决.推动BOT模式建设中水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3.
结合统计分析及实地调研,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分析着手,对通州区农业、工业、生活、生态环境及整体用水水平进行统计分析,发现通州区节水型社会建设仍处于较低水平,与北京城市副中心定位存在差距。实地调研分析认为,制度建设、工作机制、统计、执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影响了节水力度及工作成效。最后从落实属地责任、完善统计考核工作、推进网格化执法体系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为通州区全面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加快从农业远郊区县向现代城市副中心的转变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中国缺水问题与污水资源化——以北京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东春 《水利经济》2006,24(6):44-46
中国的缺水问题同世界其他国家一样在人口、资源和环境3大全球性问题中表现最为突出和迫切,形成严重的水危机,成为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瓶颈因素。通过分析中国水资源状况,以开源节流解决缺水问题的理念为基础,通过经济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生态效益分析,提出污水资源化利用是缓解中国缺水问题的最经济最有效的途径。以北京为例的实证研究说明,污水资源化利用对解决国家或区域缺水问题具有现实意义。污水再生利用能够实现经济、社会、生态3大效益的共赢,其发展潜力巨大。  相似文献   
5.
为了更好地建设我国水权制度,探讨了水权和水权制度的定义以及水权制度建设的意义,分析了我国水权制度建设的思路,以及在该思路指导下北京市水权制度建设的内容,提出建设水权制度的保障措施:完善法律法规;构建协商仲裁机制;理顺政府管理职能;加强政府执行力度;加强对水权相关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针对目前北京市雨水利用设施建后管理的现状,通过政府管理、市场管理和社区管理的对比分析,对三大类不同的雨水利用设施提出三种不同的管理模式:市政和大型雨水利用设施由当地市政和水务部门进行管理;社会单位(学校、公园、机关等)的雨水利用设施由这些单位的物业或后勤部门自行进行管理;小区雨水利用设施采用社区管理模式。同时,提出雨水利用设施建后的运行费用补贴方案:财政资金补贴和防洪费返还。  相似文献   
7.
以北京市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在深入调查永定河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现状的基础上,从流域综合管理、城市景观管理和生态修复管理角度,深入分析当前建设管理的特点及面临的挑战,提出基于现有管理制度,从创新管理理念、健全管理组织机构、加强技术管理方法三方面完善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为永定河后续生态修复工程建设管理及北方类似河流的生态建设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