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5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财政部于2006年2月15日发布了38项具体会计准则.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实施。新的会计准则体系中.对债务重组准则再次修订.修订后的债务重组准则与原准则相比主要变化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谈商品流通企业受托代销商品会计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景兰 《商业会计》2001,(11):30-30
随 着企业改革、改制的深入进行 ,经营模式呈多元化 ,受托代销商品业务成为目前商品流通企业普遍存在并受到广泛重视的特殊销售业务。商品流通企业受托代销业务主要包括视同买断和收取手续费两种。视同买断是指由受托方和委托方签订协议 ,委托方按协议价收取代销商品的货款 ,实际售价可由受托方自定 ,实际售价与协议价之间的差额归受托方所有 ,委托方不再向受托方支付手续费。收取手续费代销方式 ,是指由委托方确定售价 ,受托方按委托方确定的价格销售商品 ,不得自行改变售价。委托方根据所代销的商品价款的一定比例或销售数量向委托方收取…  相似文献   
3.
会计人员职业判断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企业会计制度》的实施,是我国建国以来会计核算制度走向成熟的标志,是吸纳历年会计核算精华的结晶,是贯彻实施《会计法》和《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的重要发展步骤,是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准,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具体措,也是向更高层次的国际会计核算标准迈进的实际运作。其在会计要素的定义,公允价值的应用等方面与以前会计制度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改进。另一个显著的特点是进一步强调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从而扩大了企业核算的自主权。但人们在会计实务中往往会将会计人员的职业判断与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及会计政策…  相似文献   
4.
《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与实施,对于完善我国企业会计核算制度,统一会计核算标准,体现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协调和整合,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在对开办费、租凭、非货币性交易等有关问题的处理上存在相互矛盾、可行性不强和概念不清等现象,本人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5.
6.
7.
8.
刘景兰  徐耀明 《发展》2003,(2):20-21
2002年11月11日下午在华盛顿举行的财富中国CEO圆桌会议上,《财富》杂志国际版编辑罗伯特·弗里得曼向与会的中国CEO们剖析了财富500强公司的秘密———首先是良好的业绩,其次是独立的公司治理、透明度、具有全球竞争力,有自己的品牌形象,具有远见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这里所说的社会责任包括企业对于公司员工的责任,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对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所处的城市和国家的责任,以及对企业的供应商和客户的责任。即企业对社会承担的诚实守信的责任。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诚信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处…  相似文献   
9.
陈莉梅  刘景兰 《发展》2003,(4):24-24
与人事管理相比,人力资源管理更加强调将员工作为一种具有潜能的资源,强调对组织中人员的激励与发展,同时,人力资源管理也不只是将对人员的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单一职能,而是重视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对整个组织运营活动的支持。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具有决定企业命运的战略性作用,这个作用在传统的人事管理中体现不出或体现不充分。提高效率,提高工作质量是人力资源管理直接的、微观上的作用,而战略性作用则是整体的长期的。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急剧变化,必须通过对人力资源规划的详细论证,编制长期、中期和短期的各类各层次人…  相似文献   
10.
1.非货币性交易收益确认中存在的问题。《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无论何种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在不涉及补价的情况下,不确认损益,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一般按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确定;在涉及补价的情况下,从收到补价的一方看,由于在资产的交换过程中部分资产价值的盈利过程已经完成,因此,要确认已实现部分的利润(即收益),并计入营业外收入。笔者认为,如果交换的资产是除存货外的资产,则上述计算收益的方法是合理的;但在涉及存货交换时,则补价为含增值税的价款,而收益是按不含增值税的价格计算的。在非货币性交易中,首先应分清公允价值与计税价值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