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汇率自动稳定器和利率自动稳定器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币由经常项目的完全开放到资本项目的完全开放,以及固定汇率的“退出”,都需要一个积极稳妥的安排,而汇率自动稳定器正是提供了这样安排的技术平台,它可以有效地控制在转变期国际游资的攻击,并使汇率稳定在央行的目标汇率区内。  相似文献   
2.
汇率自动稳定器中的人民币对美元中心汇率的自适应特性,使得汇率在避免国际游资冲击的同时,又具有充分的市场调节功能。所以,“具有充分弹性和自动稳定功能的可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是步出单一盯住制的一个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3.
论资本主义的衰亡和人民币汇率战略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人类社会除遵循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外,还遵循着加速原理、新旧文明长期共厚原理、后来居上原理、全球化原理和东西方文明交替主导原理等具体规律。当前的资本主义正处于第2个资本主义政治经济超长波结束之际。21世纪开始的第3个超长波中,中国将以全球化的参与者,区域化的倡导者,尤其是“亚元”的主导者,夺取全球化的主导权,并最终结束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4.
2007年12月开始的美国经济衰退结束了1929年以来,长达78年之久的第4次经济长波,也终结了始于1873年的反映资本主义快速发展并且走向成熟的第二个政治经济超长波。这场可能持续27-31个月的衰退也将大大削弱以美国为超级大国的单极世界,一个新的多极世界正向我们缓缓走来。  相似文献   
5.
当前美国、英国、加拿大、新西兰和澳大利亚等部分西方国家已经显现出来的经济衰退,会不会发展成为一场世界范围的经济萧条?  相似文献   
6.
中国加入WTO之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一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笔者提出的汇率自动稳定器已经可以实现人民币对美元中心汇率的自适应,从而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可控性”难题的彻底解决^[1][2]。二是告别只盯住美元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实现盯住权重可动态调整的适应“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三是积极推动亚洲货币一体化的过程,首先是实现中国货币的一体化,特别是人民币与港元的一体化;其次是实现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货币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7.
引入托宾外汇交易税,并且以前250日收盘价的移动平均值作为下一个交易日的“中间价”,就可以放心地逐步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浮动区间.人民币汇率制度进一步改革方向是使人民币成为区域性国际结算货币,并且亚元化,因此应以美元、欧元、日元为公共篮子货币,并以其在全球外汇市场中的比重作为权重.  相似文献   
8.
美元兑日元汇率波动的特征周期为8年,7年,5年和4年,并由此构成了美元贸易加权指数(综合汇率)的17年中波周期。带托宾税的人民币汇率目标区的近期目标是,平抑外部的升值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稳定;中期目标是,以人民币汇率有限的浮动来实现人民币汇率的稳中有变,平缓升值,从而支持人民币的完全可兑换和国际化进程;最终目标是,让人民币汇率平稳地收敛于汇率目标区的中心汇率,即收敛于250日“亚元3”移动平均汇率,从而使人民币成为“亚元3”的外在形态和载体。  相似文献   
9.
中国加入WTO之后,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一是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笔者提出的汇率自动稳定器已经可以实现人民币对美元中心汇率的自适应,从而有助于人民币汇率的"可控性"难题的彻底解决[1][2].二是告别只盯住美元单一货币的汇率制度,实现盯住权重可动态调整的适应"一揽子"货币的汇率制度.三是积极推动亚洲货币一体化的过程,首先是实现中国货币的一体化,特别是人民币与港元的一体化;其次是实现东盟10国和中国、日本、韩国货币的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第三个超长波开始之时,可以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正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战略较量的主战场很可能是争夺货币——财政联合体的先导权。当社会主义开始主导全球化的时候,全球化自然就成为社会主义的代名词。第三个超长波终将结束资本主义,同时也结束以与资本主义共存为特征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而进入社会主义中级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