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1篇
经济概况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005年10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在全国选择了十三个不同类型的工业和农业园区开展循环经济试点工作,旨在充分发挥产业集聚和生态效应,围绕核心资源发展相关产业,形成资源循环利用的产业链,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废物最终处置量,探索在充分考虑资源条件、产业布局、市场需求以及经济和环境成本的前提下,提出按循环经济模式规划、建设和改造产业园区的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打好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设攻坚战是2008年海西各级政府的重中之重的任务.按照这一要求,各级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大局.积极稳妥地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统筹推进各方面工作.有力地促进了全州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预计1-8月全州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76.5亿元.增长20.5%.预计完成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0.79亿元,增长37%.其中州县级财政收入13.69亿元.增长54.6%.农牧民人均纯收入2920元,增长2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180元,增长17%.  相似文献   
3.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的综合经济实力和发展能力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地区的创新能力和水平.  相似文献   
4.
“十二五”时期,是我省实现全面小康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时期,是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的攻坚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变化,妥善应对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保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总结了新世纪以来青海结构调整取得的新成就和未来青海发展面临的挑战和主要问题的基础之上,提出坚持从实施“四区两带一线”规划纲要着手,以发展循环经济为突破口,以发展绿色经济为导向,以城镇化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改善民生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以建设创新型青海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选择,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转变青海经济发展方式的构想和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过去的十一五,青海省工业和信息化发展按照实施资源转换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壮大和提升特色产业的要求,圆满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十二五期间,我们力  相似文献   
7.
全省“十二五”规划应考虑的若干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即将进入的“十二五”时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在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的背景下,科学编制和实施好“十二五”规划对于积极适应发展形势的新变化,妥善应对新的社会发展的新挑战,全面落实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顺利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对今后五年就业局势的分析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州就业工作取得了明显成就,累计安排5.4万人次就业。但是,也必须清醒地看到,摆在面前的不仅是历年积存的待业青年亟待安置,而且,在就业新机制还没建立之前,又将逢第二个就业高峰期。根据对全州劳动力供求状况的预测和其它相关因素的分析:今后5年的劳动就业有以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