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经济学   2篇
综合类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文章通过选取沪深两市上市公司相关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探讨了在不同激励类型和公司实际控制人条件下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在有效控制样本选择偏误的情况下,总体而言股权激励对企业研发投入具有促进作用。进一步对股权激励进行分类可以发现,相比较于股票激励,企业选取期权激励对研发活动的促进效果更为显著。而且在不同实际控制人下,企业研发投入对股权激励的敏感性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对于实际控制人为非国有性质的样本公司而言,股权激励能有效缓解企业所面临的代理问题,使得企业更关注长期业绩,调动企业技术研发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
"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国内企业运用国际市场优化产能利用提供了重要契机.以2011-2016年沪深两市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国内企业产能过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倡议的落实显著缓解了企业产能过剩问题,并且在采用倾向得分匹配、安慰剂检验和其他稳健性测试以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该研究结论依然成立.异质性检验表明,在融资约束程度较高的企业、产能过剩程度较高的行业以及新兴优势产业中,"一带一路"倡议更能发挥其产能优化作用.依据作用渠道分析,国内企业产能效率的改善可依靠跨国经营带来的技术创新能力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来实现,但其持续性影响仍需政府的配套性政策保障.结论 不仅丰富了"一带一路"倡议对微观企业行为的影响研究,更为政府深入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及践行供给侧改革提供了经验证据.  相似文献   
3.
创新质量提升已成为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我国创新活动仍存在低质低效的问题。在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背景下,探究资本市场环境对企业创新质量的影响、寻求企业高质量创新突破路径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我国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表明:非效率资本市场定价显著削弱企业创新质量,使其陷入创新困境。作用机制分析发现,股价高估会导致企业为迎合投资者而采取策略性创新,而股价低估会削弱企业研发投入的积极性,这两种倾向均不利于企业创新质量的提升。异质性检验结果显示,当企业股权融资依赖度高、短期业绩压力大、信息不对称程度强和代理问题相对严重时,非效率资本市场定价对企业创新质量的负面影响更突出。依据上述经验证据,政府可借助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企业应通过公司治理水平和信息披露环境的优化积极应对资本市场短期压力下的低质量创新诱导倾向,有效地增强高质量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4.
利用前3批入选专精特新“小巨人”上市家族企业2010-2020年样本数据,基于与发达国家“隐形冠军”企业及中国普通创新型企业的对比,探讨“专精特新”战略和家族治理特质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分析家族企业实施“专精特新”战略的财务特征和竞争优势。研究发现:“专精特新”战略带来的市场竞争力、研发人员投入和政府补贴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水平,而家族管理涉入会阻碍技术创新发展,除非家族管理成员具有高水平学历背景;“专精特新”企业比普通创新型企业拥有更大的价值贡献优势,并且持续技术创新需要稳定合法的市场化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