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篇
经济学   1篇
贸易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沈沁 《江苏商论》2012,(9):57-60
本文计算了2003年-2010年江苏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商值,构建了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并运用stata 11.0软件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研究表明,经济增长、第三产业结构、人力资源以及交通基础设施这几个因素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有明显推动效应,政府规模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有明显的"挤出"效应,而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工业产值、城市规模、通讯技术等指标对江苏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没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借助CR5指标选择产业集聚程度较高的六大行业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突变理论比较分析各地区产业集聚效率,构建制造业空间集聚适度预警指标体系及其预警模型。从制造业劳动生产率和资产利润率两方面进行辅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典型制造业产业集聚态势明显,但并非所有制造业产业集聚效率与集聚程度成正相关,过度集聚、要素拥挤及效率损失现象显著。最后,本文提出制造业产业区域性集聚适度问题及其产业转移方向。  相似文献   
3.
本文针对空调系统能耗的影响因素和商用建筑的特点,以实际商用建筑空调节能改造为例,从减少冷热负荷、提高冷热源效率、各方面分析了商用建筑空调节能的具体技术措施和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4.
沈沁  谢丹阳 《金融研究》2016,428(2):86-95
本文尝试在内生增长理论的框架内探讨全球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尽管全球经济依然低迷且有诸多短期问题亟待解决,但是我们应当意识到,以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积累为代表的内生经济动力能够推动经济不断向前。对中国而言,通过实施一系列精心设计的用以提升人力资本和激励创新的政策和规则,持续增长以及向世界知识中心的转变均可实现。在这一过程中,吸引国际性人才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5.
中国东南沿海制造业集聚过度及其生产要素拥挤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产业区位基尼系数、空间分散度指数、MHHI系数、产业规模指数衡量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计算结果表明1980—2007年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呈总体上升态势,并存在明显的"东倾"特征。通过生产要素投入—产出趋势分析研究,发现并非所有制造行业生产效率与产业聚集度成正相关,东南沿海一些制造业空间聚集过度,生产要素拥挤现象明显,生产要素配置存在输入剩余和输出亏空。数据包络分析结果显示:减少生产要素配置输入(剩余)、改进生产要素配置比例,不仅可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从而改善生产效率,从而达到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的目的。研究结果对当今中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东南沿海产业转移等具有实践启示和理论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沈沁 《新疆财经》2007,(4):41-43,22
我国"三农"问题虽然已经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农村公共品供给不足就是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病因之一。本文主要从农村公共品的供给主体角度,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短缺原因及对策进行深层探讨。  相似文献   
7.
沈沁 《财会学习》2016,(12):3-4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信息化工具被广泛应用,信息化安全越来越重要。企业应提升企业信息化安全管理,做好信息化物理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管理、系统安全管理、应用安全管理,通过信息化安全工作检查,落实信息化内部控制。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