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农业经济   3篇
经济概况   8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6亿劳动力中,除满足国内需求之外,尚有1.2亿农村劳动力和300多万城镇居民劳动力富余,但我国在国际劳务市场上所占份额仅为1%,与菲律宾、巴基斯坦、印度等劳务输出大国相比,差距还很大,也与我国劳动力资源世界第一的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更与我国对外劳务合作的发展潜力相去甚远。表现在:1、体制僵化,缺乏综合协调部门,审批手续繁杂,法律法规不完  相似文献   
2.
<正>蕴含农村改革重大突破农民财产权利不明晰、财产权利不充分、财产权利缺乏保障、财产价值无法得到公平的体现和实现,以致农户可支配财产少、农民家庭收入中财产性收入比重极低,是造成我国"三农问题"的重要原因。2002年,我国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纯收入为50.5元,占农村居民人均总纯收入的2.0%;2011年农村居民家庭人均财产性纯收入虽然增加到228.6元,但比重仅上升为3.3%。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农村家庭通常要比城市家庭拥有更多的家庭财产(特别是生产性财产),财产性收入是构成农村家庭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家庭退休收入的重要来源。因此,增加我国农村居民财产性收入具有极大的紧迫性和巨大的现实空间,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保障和赋予农民更多的财产权利,释放可持续增长的农村财产性收入制度红利,为根本缓解和解决"三农问题"奠定经济基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赋予农民更多  相似文献   
3.
一、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变革及目前存在的矛盾新中国的成立至1978年以前我国土地制度经历了土地改革、互助合作化、人民公社化三次变革。建国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了"耕者有其田"的农民土地所有制。在土改基础上,农村开展了互助合作运动,建立初级社时,实行的是农民个人  相似文献   
4.
以“花园城市”而称的“狮城”新加坡,在20世纪九十年代初,奇迹般地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地区和亚洲“四小龙”之一。在导致新加坡经济成功的诸多因素中,占75%的华人所起的作用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其中,华人小企业又以其灵活性所取得的成功为新加坡经济的发展做出独特的贡献。概括起来,这些华人小企业的成功得益于内外两方面的因素,从内部因素来看,其独特的化和管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7.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上 海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承前启后的关键时期,地处 上海中心城区边缘的镇如何把握机遇,实现经济、社 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将是实行新一轮 发展的关键。目前,上海城市规划也从市中心区的G00 平方公里扩展到上海市6400平方公里的区域范围,对 工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根据上海中心城区体现 繁荣与繁华,郊区体现实力与水平的要求,这些镇大  相似文献   
8.
9.
东北是我国自然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在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东三省主要经济总量指标占全国的比重大致在10%左右,一些主要工业经济指标在15%左右,部分重要工业品产量占20%以上.东北老工业基地是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然而,在迈向市场经济后,用计划手段建立起来的东北国企群体,以及依靠行政调拨和国家指令运行的东北经济,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症,与全国大市场的联系纽带开始断裂,百分之六十的企业亏损,亏损额上百亿元,大批职工下岗,致使东北国有经济陷入困境.  相似文献   
10.
中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及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已迫在眉睫。一、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1、农产品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的矛盾突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