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4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9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能源是社会经济系统运作中重要的物质基础,其支撑社会经济系统运作的能力是有限度的,区域能源系统负荷过高,会给区域造成巨大的环境压力。作为区域层面的能源承载体系,其结构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能源载体、生态环境载体、承载客体,在此基础上,可构建能源承载力评价体系并对2007—2011年间京津冀三地能源承载力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北京能源承载力逐年稳步提升,天津能源承载力虽然呈上升态势,但其能源系统一直处于高负荷状态,而处于工业化中期的河北的能源承载力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2.
推进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的思路与重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意义重大,而且时机已经成熟。处理好四大关系是关键,中心城市与所在区域、北京与天津分工合作、经济社会生态协调发展、市场与政府的关系。创新体制机制是保障,以顶层设计为统领,推进京津冀三地的战略对接;积极探索建立横向与纵向结合、公平与效率兼顾的区域协调机制。立足比较优势,在利益契合点上率先实现突破。抓住战略机遇,在全面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中实现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3.
从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和突出问题等方面可以系统分析京津冀城市群发展现状及趋势特征。基于京津冀地区的发展实际,探讨京津冀城市群的发展目标、发展思路和发展战略。在此基础上,应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在全面推进区域一体化进程中,以京津双城联动为突破口,以顶层设计和制度创新为保障,以北京城市功能疏解为契机,在空间重要节点上率先实现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世已成定局。为此,本刊编辑部于2001年8月4日召开了“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座谈会”。邀请谷书堂、熊性美等十多位经济学专家、学者就入世涉及的热点问题进行了讨论。 “入世后的中国经济座谈会”由本刊主编王海平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5.
从现在起到2010年 ,是天津建设北方商贸中心的关键时期 ,天津商业要紧紧围绕建设北方商贸中心的战略目标 ,首要一点 ,必须构筑繁华发达的中心商业区形象。一、意义我们要构建的北方商贸中心 ,应当拥有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大都市和北方商贸中心相匹配的中心商业区和中心商务区 ,这既是增强中心城市凝聚力、提高城市整体功能、促进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天津高度聚集和高效流通的重要载体 ,又是天津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示具有现代化国际水准的北方商贸大都会的重要窗口和基础条件。二、构想1 目标———高水准。要充分体现现代化商业气…  相似文献   
6.
7.
西部大开发中的东西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西部关系是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战略性关系。东西部差距的扩大既有自然条件的制约,又有政策、体制等因素的影响,我国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必须注意解决东西差距。从我国的经济发展实际出发,在目前情况下要缩小东西差距,必须结成东西互补共进的战略关系,实施东西联动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8.
人均GDP10000美元在经济学上是一个重要的发展临界点,本文重点探讨主要发达国家和国际大都市在进入人均GDP10000美元阶段后的经济社会发展特征,为北京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9.
2011年12月3-4日,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的"2011首都圈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凯悦莱温泉会议中心隆重举行。来自京津冀三地高校院所以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共百余人参加了论坛。现将主要观点及政策建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由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主办、北京市技术经济与管理现代化研究中心协办的“京津冀都市圈发展高层论坛”于2007年12月15~16日在北京成功举办。与会专家学者80余人,围绕“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京津冀一体化发展”这一主题进行了热烈研讨,内容涉及京津冀关系、京津冀一体化发展的阶段与进程、机遇及影响、问题与制约、产业分工、目标整合、空间布局、面临的重大问题以及如何推进京津冀一体化的思路与建议等。下面将专家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