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篇
财政金融   2篇
工业经济   2篇
计划管理   5篇
经济学   7篇
综合类   4篇
贸易经济   5篇
经济概况   6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恶劣影响进一步加剧,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世界各国所关心的重要议题。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了各种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征收碳税就是其中之一。目前欧盟一些国家已实行碳税,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以芬兰、丹麦、瑞典和英国为例,对这四个国家的碳税情况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中国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3.
4.
文章采用投入产出和结构分解分析,定量分析了我国CO2排放增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促进我国CO2排放增长主要因素是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而起到抑制作用的因素只有效率效应。从最终需求角度看,资本投资和城市居民消费增加是CO2排放增长的两大主要来源,农村居民、政府消费和净出口的影响相对较小。从部门来看,机械设备制造业、旅客运输等服务业以及建筑业是CO2排放增长的三大部门。最后,针对实证结果提出了节能减排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税收是影响金融实体运行状况的主要财政性成本,是影响国际金融中心竞争力的主要因素之一。作为亚太地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其税收政策值得研究和借鉴。本文对比分析了香港和上海金融业的税负情况,指出上海金融业税收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借鉴香港的经验对上海金融业的税制改革提出建议,以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  相似文献   
6.
世界贸易的蓬勃发展和气候变化的影响使得全球政、学、企各界都在关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发展趋势。在简要介绍国际贸易和气候变化、贸易政策和气候政策相互影响关系的基础上,着重分析《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谈判进程中涉及的贸易问题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下的气候变化问题,指出避免贸易和气候变化冲突的最理想方案是制定一个有效的全球气候变化协定,任何的单边气候措施都不得带有贸易保护条款,并立即协商修订WTO规则以解决单边减排措施所引起的贸易争议问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及测算:模型比较及文献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数学在经济研究领域的广泛应用,使得同一问题的研究采用不同的视角会产生不同的研究结论,本文针对中国碳排放量影响因素测算方法的理论模型与主要的研究结果进行比较.指出各种研究方法(1.情景分析法;2.指数分解分析法;3.结构分解分析法;4.回归分析或MLE法)的研究特点和研究局限,给研究者提供一个较为全面的视角,并尝试指出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食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国民经济运行和市场经济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加快食品工业的发展,确保食品安全,是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选择.2008年以"三鹿奶粉事件"为导火索,食品行业出现了很多问题,对食品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了不良影响.作为食品企业该如何做到可持续发展,本文在阐述我国食品大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食品行业面临的问题,对此从企业、政府、社会三个层面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时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姜磊  闫云凤 《经济前沿》2012,3(3):32-40
针对工业能源消费和工业增长的研究文献仅仅集中在少数几个部门。扩大样本截面选取中国29个工业部门样本期为1994—2007年的数据组成面板数据进行研究,通过面板单位根和面板协整检验得出:我国工业总能源消费、煤炭消费和电力消费分别与工业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然后通过完全修正最小二乘(FMOLS)方法估算出弹性,结果发现煤炭弹性最低,而电力弹性最高,总能源弹性介于煤炭弹性和电力弹性之间。通过建立面板误差修正模型得出总能源消费与工业增长之间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电力消费与工业增长之间也存在双向的Granger因果关系,而煤炭消费与工业增长之间不存在Granger因果关系。最后,提出一些有关提高工业能源效率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虽然欧盟一直是节能减排的积极倡导者和实践者,但如果欧盟各国通过减少国内生产,增加从中国的进口而实现其减排目标,则其承诺将是毫无意义的。采用投入产出法对中欧贸易隐含碳进行结构分解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0年,中国对欧盟净出口隐含碳占到中国总排放量的3.07%~8.41%;技术效应和结构效应都有利于减少碳排放,但是它们却不足以抵消规模效应所导致的碳排放增加。因此,欧盟应对中国的部分碳排放负责,中国则需加大低碳技术的应用,改善生产结构和贸易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