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工业经济   1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个人资信评估的指标体系与评估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实际情况和客观要求,提出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中个人资信评估的指标体系,建立个人资信评估模型。银行据此模型可以对贷款申请者进行个人资信评估,决定是否予以发放贷款。  相似文献   
2.
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股价操纵与公司治理之间应存在密切关系。笔者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操纵案例,选取对照样本组并运用二项逻辑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表明,被操纵的公司不但在信息披露方面呈现出异常行为,而且在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等公司治理方面也出现了异常。这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与股价操纵行为存在着紧密联系。其启示是,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遏制股价操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3.
尹筑嘉  黄建欢 《经济经纬》2008,13(2):105-108
从理论和逻辑上分析,股价操纵与公司治理之间应存在密切关系。笔者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股价操纵案例,选取对照样本组并运用二项逻辑回归分析进行了实证考察。研究表明,被操纵的公司不但在信息披露方面呈现出异常行为,而且在董事会特征、股权结构等公司治理方面也出现了异常。这证明中国上市公司的内部治理机制与股价操纵行为存在着紧密联系。其启示是,完善上市公司内部治理机制是遏制股价操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4.
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经济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多方面就外商直接投资对广东经济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 ,最后进行了理论总结并提出了四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模式与创新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企合作开放式培养硕士研究生是新型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之一,其内涵在于企业真正和深入参与研究生的培养过程,培养出适合企业需要的中高级人才。现有校企合作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模式主要有三类:高校主导型、校企共同主导型与企业主导型。其中高校主导型的代表类型有学术性学位+阶段性企业实践、传统的专业学位培养模式和企业选送高校集中委培模式,校企共同主导型的典型代表为“交大-宝钢模式”、企业工作站模式和企业培训模式。现有模式在培养精、专、深的高级复合型人才方面存在不足,有待进一步创新。产业硕士培养模式是一种值得深入研究和应用的创新途径,目前一些高校推出的面向产业的EMBA培养模式是此方面的重要探索。  相似文献   
6.
内地和港澳的区域合作不能停留在市场机会、促进港澳经济发展等层面,要深入发掘CEPA的潜力,特别是关注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协调性问题,从长期协调发展和大局观的高度来看待和进行深入的金融合作和协调。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近期实施整体上市的中国企业为观察样本,借助"壳"这一概念,将现有的整体上市分为借壳、造壳和并壳三类一级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细分。论文还总结归纳了各种模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方法,指出对模式的选择关键在于上市公司、上市公司股东及其下属资产的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等因素适合采用何种模式,而是否合适则取决于:这一整体上市模式能否以低成本高效益来实现整体上市,实现资源整合、资产增值等预期目标。  相似文献   
8.
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衡量标准,在于是否资源流向经营效益最好的企业和行业.由此出发,本文提出了一种新方法,即资金的产业配置重合度方法,对资金配置效率进行分析,然后应用该方法并结合投入产出方法对粤苏沪浙四省市证券市场的资金配置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测算股权制衡度时不考虑股东间的关联关系可能引致偏差。鉴此,重新测算了股权制衡度,以2003~2013年927家 A 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其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结果表明:“新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为非线性的 U 型关系,而“旧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为线性关系;[1,2]为股权制衡度对公司绩效影响的灰色区间;股权制衡度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受股东持股模式和外部环境影响。研究结果支持条件有效论,适度的股权制衡才能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引入不含利益倾向性判断的"股东利益均衡"概念,提出均衡判断方法,并发展了一个"环境—模式—效率—股东利益均衡"(EME-E)的分析范式,考察资产重组中的股东利益分配问题。研究发现,整体上市这类大股东主导的重组现象在表面上是"支撑行为",但其重组效率为负,表明股东利益并不均衡,小股东的利益可能被侵占。该发现有助于解释大股东为何从消极的上市公司"救火队员"转向积极的"锦上添花"。进一步分析显示,一些模式和环境的重组绩效相对较差,与更严重的股东利益不均衡相联系,其形成机理在于大股东受到的监控和约束相对更宽松。本文认为,重组模式和环境的选择等内部治理机制有助于缓解但难以消除股东利益不均衡,尚需引入外部治理机制以有效制约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进行策略创新和制度创新以实现股东利益均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