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一、中国高管报酬研究的约束条件虽然西方学术界对管理者报酬问题研究颇多,但该话题在中国学术界并非热点,究其原因,可能有如下两方面:一是数据的可获得性问题。毕竟迟至1998年,才有部分中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高管报酬数据,而且,这些数据的完整性和可靠性仍值得商榷,一个直接的证据,是陈震和张鸣的这篇论文《高管层内部的级差报酬研究》(以下简称陈文)发现,山东基建(600350)和西藏圣地(600749)披露的非核心高管人员报酬 相似文献
2.
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研究:新近研究回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权保护导向的会计研究虽然不是近年才出现的全新话题,但是,这方面的研究在最近的几年间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本文就近期该领域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回顾,以助于把握最新研究进展,为未来研究工作提供参考。我们的回顾将按照以下三个子领域展开:产权保护导向会计的经济学分析;会计规则制定、执行与产权保护;会计信息功用与产权保护。本研究回顾的依据主要是国外重要学术期刊2001年以来发表的文献和国内重要学术期刊 相似文献
3.
5.
6.
7.
作为国内最大的金融中介机构,银行在资源配置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以上市公司披露的长期借款信息为研究对象,发现银行作为中介机构具有一定的信息优势,银行借款信息能够预测公司未来的财务业绩。本文还发现,政府干预并未显著降低银行借款信息的有用性。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银行借款信息构建了对冲策略,买入获得信用借款且借款利率不高于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的公司,卖出获得非信用借款且借款利率高于央行设定的基准利率的公司,该对冲策略可获得显著的超额回报。这说明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者并未完全理解银行借款所包含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三、并购绩效研究 目前有关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研究,主要侧重于探讨上市公司的并购绩效。而这方面的分析又可分为如下两大类:一类研究主要基于并购行为的市场反应;另一类研究主要通过比较并购前后企业经营业绩的变化,来分析并购绩效。 (一)基于市场反应的研究 陈信元和张田余(1999)分析了1997年上市公司资产重组的市场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在资产重组公告日股价确实出现了 相似文献
9.
10.
内部资本市场的经济后果:基于集团产业战略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内部资本市场本应具有缓解融资约束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等积极效应,但在我国却往往导致资源低效配置和大股东财富转移等诸多问题。那么,如何才能发挥内部资本市场的价值创造效应并遏制其负面后果?就此问题,本文分析了内部资本市场的经济后果及其边界条件,提出了内部资本市场经济后果的条件依存模型。本文分析表明:内部资本市场的经济后果受到集团产业战略和投资者保护程度的双重影响。其中,专业化产业战略可以降低集团内、外部的信息不对称,从而提升内部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还可以抑制内部资本市场的经理人代理成本和财富转移问题;而良好的投资者保护一方面可以缓解企业集团的外部融资约束,抑制大股东的财富转移问题,另一方面也会因为股权结构分散导致经理人代理成本。本文最后就我国企业集团内部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