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地方财政不平衡的原因既有经济因素也有制度因素。人均GDP和城乡分割是导致地方财政不平衡的最主要因素,这两者的贡献率达到65%;次要因素为经济结构和人口密度。这些结果恰好验证了我国地方财政支出的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集合票据、区域集优债务融资工具、私募债以及小微企业增信集合债券等产品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债券市场的现状及主要创新,指出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发行主体较少、参与主体积极性缺乏、政策保障不到位、融资成本高等不足之处。为促进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健康发展,最根本的是让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回归直接金融。今后要加大对中小债券市场的政策支持,鼓励中小企业债券产品和发行模式创新,建立债券违约风险的止损机制,完善中小债券市场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3.
4.
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高收益债券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高收益债券有利于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解决技术创新融资困境、深化金融改革、丰富科技和金融结合的内涵。目前我国发行高新技术企业高收益债券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建议适时推出。与此同时,我国还需要在发行和交易规则、配套制度建设以及推动形成规范统一的债券市场等方面给予前瞻性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选取财政支持效率评价作为突破口,研究了我国科技重大专项管理路径。分析重大专项财政投入现状发现,资金使用情况良好,支出结构基本合理,多元化投入机制逐渐建立,管理制度基本建立。同时,通过DEA和Malmquist模型评估了决策单元的综合效率值和动态效率值,结果表明,财政支持重大专项发展过程中的资源配置效率并没有实现最优。但是,通过技术创新、资源配置、规模效率等途径优化重大专项管理的效果已初步显现。效率较为低下的表象为科研活动价值补偿不足,制约因素包括:事权缺乏清晰界定且事权与支出责任不匹配、组织管理体制有待完善、实施模式缺乏清晰判断。最后,提出了建议,包括不断完善重大专项财政投入及其管理、匹配科技重大专项事权与支出责任、健全重大专项实施机制、优化管理架构。 相似文献
6.
张明喜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2):90-96
财政风险关系到一国国民经济运行和社会稳定,因而是各国政府都十分敏感的问题。本文从财政风险的内涵入手,系统地概括了财政风险的定义,并且对财政风险的类型进行了分类,分析了我国财政是否存在风险这一问题。文章总结了现有文献度量财政风险大小的思路,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构建财政风险预警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优化金融生态建设创新型国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作用和影响。经济社会发展阶段不同,所要求的金融资源配置方式和金融生态条件也不同,金融生态体系应与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当前,经济全球化加速推进,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也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面对着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前迈进的大好时机。在这种背景下,优化金融生态、建设创新型国家显得十分重要和紧迫。 相似文献
8.
9.
借鉴国际经验防范和化解我国地方财政风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行分税制财政体制下,地方财政担负着地方政府的公共支出,而财政收支规模相对薄弱,地方财政风险成为困扰各级地方政府和经济发展的一道难题.如果不及时研究解决,不但影响财政正常运转,更重要的是危及改革与发展.本文借鉴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在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财政风险方面积累的先进经验,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已经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它最终落脚点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现,其首要任务是教学方法的改革,这是顺应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需求,是顺应时代发展对人才需求的回应。课堂案例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培养学生个性化关注的需求,是人才培养能力取向的践行。在教学实践中对课堂案例教学的有效性构建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提出了有效的课堂案例教学模式的教学原则,需要把握的教学环节,课堂设计的技术途径和教师技能素质的提高方向。以期对案例教学的课堂实施,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有所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