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0篇 |
免费 | 0篇 |
专业分类
财政金融 | 49篇 |
工业经济 | 1篇 |
计划管理 | 1篇 |
经济学 | 16篇 |
综合类 | 10篇 |
贸易经济 | 4篇 |
农业经济 | 3篇 |
经济概况 | 6篇 |
出版年
2023年 | 1篇 |
2019年 | 1篇 |
2018年 | 1篇 |
2017年 | 2篇 |
2016年 | 3篇 |
2015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4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5篇 |
2009年 | 2篇 |
2008年 | 9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2篇 |
2005年 | 6篇 |
2004年 | 6篇 |
2003年 | 6篇 |
2002年 | 2篇 |
2001年 | 7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1篇 |
1996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现行的金融税制下,税负方面存在着诸多不合理之处,制约了市场竞争力的发挥。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两大主要税负——营业税和所得税中存在的不合理现象剖析,进而阐述了不合理税负制约市场竞争力的几种表现,并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整合其内部有形、无形资源的能力,银行信息化是银行应用信息技术打造和增强银行整体竞争能力的过程。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是一个有机的系统。信息的作用和信息化的打造整合了银行系统各要素,实现了整体功能大于要素功能之和,信息化是增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4.
基于对我国上市公司掏空行为和支持行为的分析,本文提出中国上市公司在股权分置下并购行为的逆向选择问题和长期均衡问题。文章通过对股票市场近10年的走势分析以及通过对2002~2003两年间180起并购事件的并购行为的实证研究,得到股权分置下掏空行为逆向选择问题和长期均衡特征:股市长期低迷,在低迷的股市中绝大部分上市公司更倾向于掏空行为。文章同时指出,我国的一股独大和股权分置的制度安排是这种逆向选择问题和社会福利低水平上长期均衡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5.
建设数据仓库是提升我国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由人才、非人力资源、经营管理诸要素有机整合而成。信息是这一整合的粘性因素。信息化将大大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数据仓库在其中可起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彭建刚 《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9(5):73-79
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构建和谐金融生态的需要,上市企业应承担不同层次的社会责任。金融生态建设所涉及的金融市场主体建设、信用环境建设、司法行政环境建设和金融生态评估对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针对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发挥政策引导作用、完善上市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法律法规、发挥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和加强上市企业诚信体系建设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的视角下,本文对经济资本管理的基本方法进行了重新梳理,发现现行的经济资本管理会导致亲周期效应问题,削弱其防范系统性风险的能力。为此,要在系统性风险防范目标下改进经济资本计量方法,以科学的系统性风险预测为基础确定经济资本限额,优化经济资本在行业和地区层面的分配,以及通过贷款集中度管理追求风险分散最大化,从而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防范。 相似文献
8.
资产负债比例管理是我国商业银行根据流动性、安全性和盈利性“三性”均衡原则,在资金营运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比例指标体系对资产、负债和资本进行的综合运筹,它既包括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实施的比例监管,也包括商业银行自律性的比例管理体系。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对促进我国商业银行形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和自我发展的经营机制,完善以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为核心的中央银行监管体系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央银行法定准备金政策是其执行宏观金融调控的重要货币政策工具之一,它对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比例监管、商业银行的自… 相似文献
9.
10.
发展极的金融支撑: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我国经济发展极的层次性和同一发展极内金融需求的多样性,决定了城市商业银行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实践证明了城市商业银行已经成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撑。在新的条件下,城市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理论基点应是:主动地和有战略眼光地发挥经济发展极的极化和扩散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