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基于创始人自身特征的异质性,文章研究了家族创始人职业经历与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关系。研究发现,与家族创始人具有企业部门职业经历的企业相比,创始人具有公共部门职业经历的企业财务杠杆更低,短期借款占比更小,现金持有更多,且连续三年采用低杠杆的可能性更高。进一步地,企业所处行业的产品市场不确定性越高,家族创始人公共部门职业经历与企业财务保守行为的正相关关系越强。此外,家族创始人具有公共部门职业经历的企业会计及市场业绩均更好。研究表明,家族创始人具有公共部门职业经历的企业财务决策更为保守,原因在于这类家族创始人的风险厌恶程度较高,使企业更易形成相对保守的文化氛围。文章从创始人职业经历异质性的角度发展了家族企业财务保守成因的研究,以及管理者个人特征与企业财务决策关系的研究,同时有助于投资者识别企业财务风险。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同群公司”的研发支出对公司自身研发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同群公司研发支出越多,公司自身研发支出也越多。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公司与同群公司地理距离较近或同群公司分析师覆盖程度较高情况下,同群公司研发支出与公司自身研发支出的正相关关系更强。此外,同群公司研发支出会提高公司自身研发支出与未来业绩的正相关程度。研究表明,公司会学习同群公司的研发决策,进而改变其自身研发决策,呈现显著的研发支出同群效应;且公司信息解读成本较低时,研发支出同群效应更为显著。本文不仅丰富了关于研发支出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拓展了对研发溢出效应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公司制定研发决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5.
本文研究中国上市公司增发前分类转移与由此产生的核心盈余异象。研究发现,针对增发公司业绩门槛法规变化,公司公开增发前分类转移增强,可操控应计盈余管理减弱,核心盈余持续性下降,核心盈余异象增强。研究表明,公开增发业绩门槛变化使公司偏好以分类转移方式虚增核心盈余,从而改变核心盈余结构,引起核心盈余持续性下降,进一步造成投资者高估公司未来价值,导致核心盈余异象。本文不仅发展了盈余管理与盈余异象研究,还充实了不同盈余管理方式成本收益权衡的研究。同时,本文丰富了分类转移动机研究,且本文结论有助于投资者对增发公司正确估值。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出身”与盈余质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克服以往国有与民营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比较研究的局限性,考虑到国有股减持与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以公司实际控制人属性与上市方式的交叉标准替代以控股股东属性或实际控制人属性的标准,确定上市公司的“出身”;同时,考虑到中国股票市场为典型的“政策市”、“消息市”,为克服以盈余与股票收益关系刻画盈余质量的局限性,以暂时性损失的持续性、可操控应计及应计质量刻画公司盈余质量,考察了上市公司“出身”对其盈余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在控制盈利能力、成长性、规模及所有权结构等条件下,当不考虑上市方式的影响时,国有上市公司的盈余质量更高;而在考虑上市方式的影响时,国有首发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最高,国有买壳上市公司及民营首发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次之,民营买壳上市公司盈余质量最差。 相似文献
7.
本文考察企业研发操纵行为对审计费用的影响。研究发现,与其他企业相比,审计师对研发操纵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更低。进一步地,机制检验表明,研发操纵企业的审计风险较高,但审计师不仅未提高审计努力程度,还受高新技术企业称号这一表象影响降低了审计费用。基于信息操纵的“组合拳”检验表明,研发操纵企业的年报语调更积极,且这种积极语调加强了研发操纵对审计费用的负向关系。基于行业专长的异质性检验表明,具备行业专长的审计师对研发操纵企业收取的审计费用更高,说明行业专长有助于提高审计师识别研发操纵的能力。研究丰富了研发操纵和审计定价的相关文献,为掌握研发操纵规律、优化对研发信息的审计监督提供了理论参考与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内保险市场的逐渐开放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保险公司所面临的社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而市场竞争也变得日益激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降低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取得理想的经济效益,并提高公司的竞争能力已经成为决定保险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受社会发展和客户需求的影响,传统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无法满足保险公司成本信息的需求,因此,使用科学、先进的核算方法对保险公司的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作业成本法在保险公司预算管理以及成本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研究下游行业获产业政策支持对客户信息披露策略的影响.研究发现,下游行业获产业政策支持,公司更可能披露客户信息,且披露内容更具体.进一步地,下游行业\"进入\"和\"退出\"产业政策名单的效应具有非对称性:\"进入\"显著提升客户信息披露,但\"退出\"未降低客户信息披露.披露策略组合分析发现,下游行业获产业政策支持,公司业绩预告更乐观,年报中客户信息语调更积极.经济后果分析发现,下游行业获产业政策支持时,披露客户信息能进一步降低公司权益成本.研究表明,公司借助政策利好积极披露客户信息,释放利好信号,降低融资成本.本研究为产业政策在供应链上的外部性提供新证据,为市场解读公司自愿信息披露策略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