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到2010年5月,中国与世界银行携手合作了整整30周年,形成了互相促进、互利共赢、互为伙伴的共同发展模式。世行主要通过贷款合作、知识合作以及国际发展合作对中国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反过来,中国也通过资金支持、经验分享和积极参与世行改革和决策来帮助世行更好地落实其减贫和发展宗旨。本文梳理了世行对中国的发展贡献,分析了中国对世行的回馈支持,展望了两者的合作前景。 相似文献
2.
长寿互换是一种交易双方基于目标人群未来实际生存率和预期生存率之间的差异定期交换现金流的合约。与长寿债券相比,长寿互换具有交易成本低、操作简捷和灵活性高等优势。本文首先阐述了长寿互换的市场发展;其次分析了长寿互换的运行机制;最后推导了基于Wang转换的带触发机制的长寿互换的具体定价解析式。 相似文献
3.
4.
金融稳定理事会(FSB)的前身是金融稳定论坛,1999年响应七国集团(G7)加强多边合作、维持全球金融稳定的需求而设立。其成员包括重要国际金融中心国家的中央银行或金融监管部门,国际金融组织以及国际标准制定机构等。随着以 相似文献
5.
能力发展是指在国际开发合作中受援国政府增强规划能力和提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能力的动态完善过程。本文回顾了国际金融组织关于能力发展理念的演进过程;阐述了国际金融组织关于能力发展的结果导向管理模型、波纹模型、结果映射模型和系统思考模型;分析了世行关于能力发展的制度规则创新、组织机构强化以及人力资源开发的三维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6.
极端死亡率债券是票息或面值与极端死亡概率相关的债券,能够将寿险公司所面临的极端死亡率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本文阐述了极端死亡率债券的市场发展,包括发行规模、触发机制、债券期限、债券分层、债券评级等,分析了以 Tartan 债券为代表的本金赔付累积型极端死亡率债券的运行机制,并给出了考虑极端死亡率风险的跳跃性特征下的本金赔付累积型极端死亡率债券 Wang 转换定价的解析式。 相似文献
7.
论巨灾期权及其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世清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0,(6):36-42
巨灾期权是以巨灾损失指数为基础而设计的期权合同,是保险公司通过在期权市场上缴纳一定期权费以购买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一种价格选择权。本文旨在对巨灾期权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以期对其有更为全面的认识。本文回顾了巨灾期权的市场发展;分析了ISO,PCS,GCCI和CHI四种指数为基础的巨灾期权产品和运作原理,考察了这四种巨灾指数及其产品的演进。 相似文献
8.
欧洲中央银行(ECB)、欧洲投资银行(EIB)和欧洲复兴开发银行(EBRD)都是地处欧洲的举足轻重的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目前国内对这三者的了解非常有限,极容易将它们相互混淆。尽管三者都在推动欧洲经济一体化和缩小欧盟内部发展水平差距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它们在许多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本文从历史沿革、法律地位、组织宗旨、主要职能、治理结构和资金来源六个层面上对三者进行了系统地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9.
国际金融危机暴露出布雷顿森林机构制度设计的诸多弊端,凸显了其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G20取代G8也为改革的可行性奠定了良好基础。世界银行改革使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了3.13%的投票权,折射出世界经济版图的多极化发展趋势;同时也使中国坐上了世行的第三把交椅,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总体而言,改革迈出了历史性一步,但仍需深化。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水业改革的战略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城市水业改革的实质是通过重新构建制度安排,强化水业服务供给链上各角色之间的责任关系,以获得整个行业上的治理创新。中国城市水业改革的战略方向应当是分开政府目前同时作为政策制定者、监管者和服务提供者的角色,增加服务受益者的声音,并增强四角色之间的责任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