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考虑了行业内不完全市场竞争条件下,竞争对手的随机进入及新技术随机出现对项目投资机会的价值影响,假设标的资产服从跳--扩散过程,获得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项目的投资机会的价值的模型.研究结果表明,若忽视行业中不完全市场竞争、竞争对手随机进入及新技术随机出现的影响,将会造成投资项目价值的不合理的估计. 相似文献
2.
基于\"全国文明城市\"评选活动的准自然实验,依据 2003-2021 年 282 个地级市面板数据,运用多期DID、PSM-DID、安慰剂检验、反事实分析等方法,检验创建文明城市对地区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和作用机制.结果显示:创建文明城市扩大了地区常住人口规模、增大了人口密度、提升了地区消费总量、降低了地区人均消费水平,且在城市商业发展水平、区位特征、常住人口规模方面具有异质性.鉴于此,应多措并举,因城施策,优化评选体系与复查机制,提升城市治理水平,增强流动人口定居意愿,促进创建文明城市对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效应. 相似文献
3.
一、能源金融研究的理论基础 1、能源经济学 能源经济学是用经济学的观点,研究能源的经济性质及其作用,探讨能源在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生活中的作用方式及其规律.能源金融更加突出能源的资产属性,它在考察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注重将金融理论的成果应用在能源领域,从而深化了能源经济学原有的研究内容.同时,能源金融不局限于能源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它还关注能源价格的波动作为宏观经济变量对股市的影响、能源的风险管理等.可以说能源金融是能源经济学发展的高级阶段,是对能源经济学的补充和扩展. 相似文献
4.
中国电信业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从企业的一般属性和电信产业的特殊性进行分析,中国电信业实施重组有其必然性,重组应从构建有效竞争格局、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加强有效管制等方面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5.
<正>一、引言 股票市场是投资者进行融资和资产重新配置的场所,其主要功能就是在交易成本尽可能低的情况下,使投资者能够迅速、有效地执行交易,流动性是股票市场存在的基石。目前对于流动性的研究主要还是停留在衡量市场流动性状况和刻画流动性模式上。我们认为研究只停留在这一层面上是远远不够的,这与实际应用还存在着差距。在实践中,投资者需要明确进行一定规模的资产交易时会遭受多大的流动性风险,会给资产造成多大的侵蚀;同时市场监管者也需要知道一个金融机构需要多少抗流动性风险准备金,以保证企业乃至整个行业的安全,因此流动性风险度量方法就成了研究的重点。我们把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不能及时、低成本地进行股票交易的风险称为股票流动性风险。 相似文献
6.
电信业存在的问题需要通过重组来解决.电信业的特点,适合采用信息熵和灰关联分析方法来评价重组方案.以构建有效竞争格局为目的,介绍了信息熵与灰关联度方法的建模步骤,并以例子说明了该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7.
一、引言 资本资产定价理论已成为现代金融理论中颇为活跃的一个分支,对资产选择和资产定价的需要催生了对金融市场波动性的研究.很多年来,经济学家一直在努力构建合适的数学模型以捕获金融市场的波动性特征,这其中最成功的当属ARCH族模型.ARCH模型最早是由Engle于1982年提出,随后,Bollerslev、Engle、Zakoian、Nelson、Ding、Granger等人又相继提出了GARCH、ARCH-M、TARCH、EGARCH、成分GARCH、APARCH等一系列推广模型,这些模型一道构成了比较完整的条件异方差自回归理论. 相似文献
8.
能源金融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融作为维系一国经济运行的纽带与联系各国经济的桥梁,在各国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已经影响到世界经济的各个层面。能源作为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而且成为影响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要因素。能源与金融是当今经济社会两大核心领域,而且能源与金融的关系日益密切。能源金融就是将能源与金融的相互融合起来,是一种新的金融形态。事实上,早在1886年在威尔士的卡迪夫就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能源交易所——煤炭交易所,它运用金融交易的管理模式对当时的煤炭交易商的交易进行管理与运作。20世纪70年代以后,能源定价机制与能源投融资决策以及能源供应引起的汇率变化及其风险等问题越来越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因此,西方国家开始将金融理论的成果应用在能源领域,并且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深化和发展了能源与金融各自的内涵,形成了能源金融自身固有的含义。从形态上看,可以将能源金融分为能源虚拟金融与能源实际金融。能源虚拟金融一般指交易者在能源商品期货、期权市场、国际货币市场以及与能源相关的资本市场上进行能源实物、期货、期货期权等衍生工具、债券、汇率、利率和股票等的套期保值或投机操作,... 相似文献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