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2篇
财政金融   1篇
经济学   14篇
综合类   3篇
经济概况   5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开放条件下知识产权保护和社会福利效应的规范研究显示,发达国家从创新主体利益角度,要求发展中国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但这并不能保证发达国家及世界福利水平的提高;技术创新和技术扩散是知识产权保护影响福利水平的两个最重要传导机制,其对南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的反应也存在不确定性。一些实证研究显示,知识产权保护对经济增长、国际贸易、FDI和技术转让均有影响。从减少贫困和失业以及产业结构变迁等发展经济学视角展开研究,是对现有文献的一个重要拓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本文使用1993~2007年中国发明专利数据,用固定效应模型检验提前公开专利申请与法定公开专利申请的质量差别,以揭示提前公开制度对技术知识传播的影响。研究发现,与法定公开专利申请相比,提前公开专利申请撤回率低、授权率高,说明提前公开的专利申请质量更好,专利法提前公开制度不仅有利于技术知识的快速传播,而且有利于优质技术知识的快速传播;中国2000年专利法第二次修订强化了已公开专利申请的临时性保护,激励盈利性机构进一步提前公开其优质专利申请,这种市场化改革对优质技术知识传播和整个社会的技术进步起到了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俄贸易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比重法、RCA指数法、IIT指数法对中俄贸易结构和比较优势进行研究发现,现阶段两国贸易主要停留在以各自资源优势为基础的互补型传统贸易模式上;中俄贸易如果以工程推动产业链跨境延伸为特征,在整个产业链序列的各个环节上展开贸易,不仅贸易总量将因结构拓展而增大,而且具有了可持续存在的潜力。  相似文献   
4.
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文献述评与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社会资本在减轻农村贫困中的作用逐渐成为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热点。本文分别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综述了相关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从静态视角来看,信任对于减少绝对贫困有积极的作用,但某些形式的社会资本难以减轻绝对贫困,关于社会资本是否能减轻相对贫困则尚未取得一致的认识;从动态视角来看,社会资本通过非正式保险的机制平滑消费、减轻暂时贫困,通过促进融资和创业、保护产权、促进公共品提供和劳动力流动,有助于消除长期贫困。总的来看,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社会资本反贫困的积极作用有减弱的趋势。本文基于理论评述,提出了深化社会资本的减贫理论机制(尤其是对相对贫困的作用机制)、市场化进程中的社会资本反贫困机制、改进社会资本测量、加强因果效应识别等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从反腐败改革与经济效率是否激励相容的角度,结合经济发展的二元特征,探讨发展中国家政府的工资制度选择及其可能导致的"腐败陷阱"。研究表明:政府若选择效率工资制度,则提高腐败查处力度就会降低效率工资水平,进而提高社会总产出和相应的福利水平;若选择"姑息工资"制度,提高腐败查处概率就需相应提高官员的补偿工资,从而会导致更多的扭曲性税收。"姑息工资"制度会引发"腐败陷阱"。反腐改革在短期内可能导致经济下滑,此时减少腐败收入等措施更加有效。为兼顾经济增长,反腐改革的事前预防要比事后惩罚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6.
根据2009年北京市进城务工人员调查数据,本文研究了社会资本对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水平的因果效应。本文在定位法(position generator)的框架下同时使用职业权力与职业声望分数测量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资本,并通过挖掘中国农村“春节拜年”行为的外生性因素构造了社会资本的工具变量。我们发现:(1)具有结构性内涵的社会资本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工资具有正向影响;(2)使用职业权力测量的社会资本对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的经济效应大于职业声望的相应结果,显示出社会网络中具有实际办事权力的职业比具有高声望的职业更加重要,权力所反映的资源内涵大于声望等其他结构性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我国村干部腐败现象频发,村民自治效果不尽人意.以村民评价为标尺,借助有序选择模型,采用来自民政部的全国村民自治状况抽样调查数据,对影响村民自治效果的制度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村委会选举质量、村集体决策民主、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委会每年向村民(代表)会议报告工作的制度等能提高村民对村民自治效果的评价,而是否有村规民约或村民自治章程对村民评价没有影响.因而国家应出台行之有效的政策以强化村民自治制度建设,尤其是应完善村务公开监督小组和村委会每年向村民会议报告工作的相关制度,以提升我国村民自治效果.  相似文献   
8.
1978年以来,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进行了全方位的市场化改革。国内外有大量文献针对这一重大的制度变革开展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值得注意的是,这里讨论的"市场化"是不存在意识形态差别的,而是针对"管制"而言的相对概念;中国的市场化是一个制度变迁、创新的过程;这一过程对于经济增长有着积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最优专利制度实证研究在国内的文献尚不多见。本文用中国时间序列数据(1989-2003年)和动态面板数据(1995-2003年)检验我国两次专利法改革引致的技术创新激励效应,发现以产权变革为主要特征的第二次专利法修改,显著促进了企业发明创新的边际产出,并推动了高技术行业的技术创新;国有企业对于我国创新产出的贡献率很小,外资企业存在显著的正向效应。专利制度具有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基于北京市2009年微观调查数据,首次测量了农民工个人社会资本各因子间的相对重要性、构建了综合指数,并为边燕杰的网络社会资本操作化定义找到了经验依据.研究发现,农民工社会网络存在性别和代际差异,女性在各方面都劣于男性农民工,新生代在大多数维度上都优于老一代;农民工整体内部以及性别、代际内部均存在较大的社会资本的不平等;新生代农民工的新型社会资本比老一代的规模更大并有发展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