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经济学   5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对于非流动性折价的研究和应用实际上是资本市场对于流动性问题在具体领域研究的细化.因此,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非流动性折价问题研究势必要受到资本市场上对于流动性问题研究的影响和约束.但是,另一方面,在企业价值评估领域的非流动性折价问题又具有价值评估领域所特有的理论范畴和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2.
产业集群收益是由于集群的存在,使得集群内部的企业能够获得的整体上的超额经济回报。集群收益的变迁在集群起源和形成中发挥着重要的机制和作用,是影响集群形成的关键因素。本文将集群收益概念作为分析集群形成机制分析的逻辑支点,首先对集群收益的来源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模型的构建阐释基于收益变迁的集群起源和形成过程,最后依据基于收益变迁的集群形成机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对区域内各具体产业的竞争力进行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是涉及到区域主导产业选择、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政策及资源投向等区域经济发展决策是否正确的关键支撑因素。传统对产业竞争力的分析和指标体系设计无法帮助决策者形成对区域相关产业竞争力及其所处战略地位的直观印象。本文构建了基于产业吸引力、相对竞争力和区域辐射力的分析模型作为区域产业竞争力的直观分析工具,并在所提出的三力模型的基础上,结合武汉钢铁产业的发展分析,对武汉钢铁产业的三力指标分数进行了计算,并根据武汉钢铁产业三力模型的分析结果提出武汉钢铁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一、引言 无形资产的价值随其常规性或突发性的环境或因素的变化而变动.无形资产价值变动的幅度、时间、范围都与相关因素存在着因果关系和驱动关系.  相似文献   
5.
资产评估风险界定及防范体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资产评估是对信息进行搜索、分析、判断和揭示的过程,所以资产评估风险防范工作应贯穿于该过程的每一环节,并建立相应工作体系和组织体系.一个完整的风险管理系统应包括风险识别模块、风险估测模块、风险评价模块、风险控制模块和风险管理的评价模块.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目前在企业价值评估实践中对非上市公司非流动性折价问题的处理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在非上市公司非流动性折价分析上存在的问题,提出根据因素调整法对于非上市公司企业价值评估中非流动性折价分析和估算的思路,给出一个简化的评估案例对思路的应用予以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7.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选择和发展,本质上是要把握当前及未来可能在经济体系中导致生产要素革命性变迁的产业机会,此种革命性变迁导致的经济转型为农业产业化的实现提供机会和挑战。战略性新兴产业视角下农业产业化深化发展的路径是融合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考虑农业产业化的定位、区域特性和区域性发展路径。本文通过对武汉市都市农业发展实践的分析,试图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提供现实参考。  相似文献   
8.
亚太地区(主要指中国、日本、亚洲“四小”、东盟及美国等国家和地区)在战后至90年代以来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亚太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化不仅反映了该地区经济发展的趋势,也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潜在动力和内在机制。国内有的学者(石建民,1999)在分析亚太地区(除中国外)的产业结构调整时,采用了弗农(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归纳了亚太地区产业阶梯分工具有明显的动态转移特征,即:最高阶梯(第1阶梯)美、日→中间阶梯(第Ⅱ阶梯)新兴工业化经济→低级阶梯(第Ⅲ阶梯)东盟等,并且根据产品周期原理,…  相似文献   
9.
在企业价值评估过程中,对于非流动性折价的研究和应用实际上是资本市场对于流动性问题在具体领域研究的细化。因此,在企业价值评估中的非流动性折价问题研究势必要受到资本市场上对于流动性问题研究的影响和约束。但是,另一方面,在企业价值评估领域的非流动性折价问题又具有价值评估领域所特有的理论范畴和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10.
资产评估一般是指专业估价师对被估资产在特定目的、时间、空间和条件约束下最可能成交价格的专业判断。长期以来,业界对评估方法与评估结果的关系存在不同认识,一种认为评估目的决定评估方法,评估方法决定评估结果,所以方法不同则结果不同,简称“不同论”;另一种认为评估方法的多样性服从评估目的的唯一性.如果方法应用得当,则评估结果应服从趋同规律,所以不同方法得出的结果不仅可以相互印证,而且可以加权平均,简称“趋同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