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9篇
经济学   5篇
综合类   6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展望未来社会的金融模式,有助于互联网金融探索.万物互联时代,全球流通统一的网络货币,个人之间直接的借贷关系将成为金融活动的主流,金融对社会特别是物质社会的重要性将大幅降低.当前互联网金融探索活动,有相当部分会随着社会经济市场变化以及科技进步而消逝.  相似文献   
2.
通过讨论主要货币起源与演化理论的矛盾与不足,从货币取得人们信任的角度,尝试整合了货币起源与演化的事实与逻辑,由此可以认为货币的本质是信用,(商品、金属)货币和纸币一样都是信用货币,货币演化是货币内涵的威权因素和物的因素相互竞争的结果;且货币制度的核心是信用。维持人们对货币的信心与币值稳定应当是任何货币调控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3.
银行挤兑时各利益主体行为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博弈论分析工具,对银行挤兑过程中有关主体的行为特征作基本描述,可以提供防范和化解银行挤兑危机的可能性选择。  相似文献   
4.
实施金融控制是转轨国家软化财政约束的一种“次优选择“.在我国,金融控制由为缓解财政收支矛盾蜕化为直接为国家效用目标服务,导致了国家设计出垄断性金融安排以最大限度地动员储蓄.从而形成了国有独资银行的刚性垄断,使我国市场金融改革陷入僵局.  相似文献   
5.
李义奇 《生产力研究》2004,(5):60-61,71
从交易的视角来观察 ,诚信制度是货币制度的基础。货币媒介商品交换的同时把直接的买和卖从时间和空间上分离开来 ,货币持有人将面临双重困境 :币值稳定困境和信息困境。货币持有人的信息劣势地位及其委托人身份 ,凸显货币本身所承载的承诺和信任问题。因此 ,货币媒介交易功能发挥依赖于一个良好的诚信制度 ,应该关注诚信制度的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6.
中国银行改革的三种推动力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提出了银行改革的三种推动力量假说.我国银行改革的实质是中央政府主导的制度变迁决定了国有金融制度安排.在地方政府和民间部门的共同作用下,中央政府控制金融的成本上升导致了地方性商业银行的市场准入.件随着经济转型,三种推动力量的此消彼长将最终推动一个真正的市场经济下的银行体系的出现.  相似文献   
7.
信用取决于信任,而信任取决于社会结构、文化和经验。具体到中国,理论逻辑和历史上的信用活动所证实的是,信用问题的社会根源,是纵向社会结构、熟人社会的交往习俗以及似是而非的市场经验。因此,在国内外经济金融发展压力下,谋求社会信用之改善,应当从改善社会信任入手,即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增强社会透明度。  相似文献   
8.
要在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考虑金融中心布局,尽快明确北京金融街国家金融中心定位,坚固其设施,完善其功能,并理顺北京、上海和香港这三个金融中心的关系,推动错位发展,形成合力,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币国际化和国家金融发展战略大局.  相似文献   
9.
在货币演化视角,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本文有两个主要结论,一是货币国际化应着眼于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能倒果为因,用国际货币的成本收益左右货币国际化的进程.二是信用货币制度下货币与银行同生共存,欲兴货币,必先强银行.  相似文献   
10.
中国纵向社会结构与人格化交易习俗决定了政府在金融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政府通过金融改革来供给金融制度安排,影响金融发展缋效。但是,仅仅是强势方参与的关于改革决策的妥协,不可避免地使金融改革陷入到一种怪圈之中。在短期无法改变社会结构的情况下,欲使金融发展走上健康之途,关键是转变政府行为。促进市场金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