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24篇
计划管理   7篇
经济学   19篇
贸易经济   23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去年以来,降息降准等宽松措施出台频率较高、力度较大,有效推动社会流动性扩张与企业融资成本下降.但融资条件改善对经济增长的刺激作用时滞短、持续性差,大量社会资金“沉淀”和“漏出”,并未进入实体经济,企业部门“加杠杆”和房地产“扩泡沫”问题进一步加剧.未来稳健的货币政策应坚持“中性适度”,全面加强金融监管和宏观审慎管理,运用信贷政策和定向调节工具引导银行平稳放贷,优化信贷增量.完善“利率走廊”模式,实施流动性精细化管理,落实“分城施策、分类调控”的房贷政策.  相似文献   
3.
4.
一、全球"去杠杆化"进程不一,各国货币政策分化加剧 (一)美国结束"去杠杆化",欧盟与新兴市场国家持续"去杠杆化"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美发达国家金融进入痛苦而漫长的"去杠杆化"过程,集中表现为金融产品与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危机从"金融产品的去杠杆化"开始,随后进入第二阶段,即"金融机构的去杠杆化",具体表现在信贷成本大幅上升,借贷条件变得异常苛刻.  相似文献   
5.
李若愚 《中国物价》2011,(9):32-35,10
2010年的国际粮价飙升尚未出现拐点,未来还有一定上涨空间。虽然我国粮价相对国际粮价具有一定独立性,但预期效应和比价效应使国内粮价与国际粮价存在关联,国际粮价维持升势仍可能给国内粮价带来输入性压力。中长期看,我国粮价将在较长时间内面临成本推动型涨价压力。短期看,我国粮食供求是“紧平衡”,粮食市场参与主体普遍存在涨价预期,粮食生产出现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快速转化为粮价上涨动力。国内外多重因素叠加,2011年我国粮食“保供稳价”面临压力。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下半年以来,尤其是进入2010年,美联储超常规金融救助政策“退出”的迹象越来越明显。美联储的政策“退出”将选择先“数量”(缩减流动性投放、降低存款机构超额准备金水平)、后“价格”(加息)的路径。目前尚处于论证和测试的阶段。由于超常规政策退出面临多种困难和障碍,美联储的“退出”将是谨慎、缓慢、渐进的,并将根据经济前景和金融市场状况的变化进行调整。我国应密切跟踪美联储的政策动向,做好宏观调控预案,及时出台相应政策。  相似文献   
7.
我国长期低利率政策助长了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也造成经济和金融运行的种种扭曲,其负面效应日益严重。为此,需要澄清和破除"加息不利于扩大消费、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加大人民币升值压力"等三方面认识误区,适时适度加息,逐渐改变资金成本过低的状况,同时通过加快利率市场化进程来提高利率弹性,优化资金配置效率,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8.
上半年,宽松的贷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相配合,实现了遏制经济较快下滑的良好效果。二季度经济走势呈现企稳回升势头,但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稳固。随着贷币信贷猛增,资产价格泡沫风险、远期通胀风险、不良资产风险也开始形成。下半年贷币政策仍应坚持“适度宽松”的既定方针,保持货币与信贷平稳增长,加强信贷结构调整,切实防范可能出现的金融风险。  相似文献   
9.
在2008年的金融调控中,“三率”——利率、汇率、存款准备金率将继续调整,实际利率和汇率水平将告别“名紧实松”的状态,公开市场操作也将灵活运用。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的协调和配合将加强。产业政策和信贷政策将适时、适度调整,形成动态协调配合机制,更好地发挥综合调控作用。在近一轮的宏观调控中,财政政策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的稳健不足、实际偏松的现象,也将真正回到“稳健”轨道上来,与货币政策形成紧缩合力。  相似文献   
10.
从2006年金融运行情况看,货币供给内生性增强,货币流动性上升,存款出现活期化倾向,与投资膨胀紧密关联的中长期信贷仍较为宽松。这些都说明在银根总体收紧的背景下,居民和企业短期有效需求仍较强,经济景气度较高。结合2006年实际情况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2007年经济工作的安排,我们认为,2007年应继续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信贷闸门的适度控制,加强结构性调控,继续落实“有保有压”;加强对贷款需求方的引导,加强流动性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