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8篇
计划管理   18篇
经济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0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不能与其所创造的效益挂钩,不能与经营者人力资源效用价值相匹配。有关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国有控股还是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员持股比例与经营者业绩相关性很低,高级经理人员的年度性。如何通过充分激发各种人力资本特别是经营者人力资本的潜力,来有效利用物力资本,成为保持和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核心问题。对经营者的报酬激励制度进行改革,建立与经过者人力资源效用价值相匹配的报酬模式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2.
3.
4.
5.
(一)《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在解释“1531长期应收款”、“1532未实现融资收益”两个科目的相关主要账务处理时,是这样表述的:出租人融资租赁产生的应收租赁款,在租赁期开始日,应按租赁开始日最低租赁收款额与初始直接费用之和,借记“长期应收款”科目,按未担保余值,借记“未担保余值”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最低租赁收款额和未担保余值的现值之和),贷记“融资租赁资产”科目,按融资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借记“营业外支出”科目或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按发生的初始直接费用,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科目。  相似文献   
6.
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制度》)出台后,贷款损失准备和坏账准备的计提范围发生了新变化,并且,财政部颁布了《金融机构接受和处置抵债资产收入确认问题的通知》(财金犤2002犦1号)(以下简称《通知》),《制度》和《通知》的规定直接影响到处置贷款抵押品的会计处理方法,本文拟对此问题谈一些看法。一、净收入高于贷款本金和应收利息时,其差额的处理按照《通知》规定,金融机构在接收抵债资产时,抵债资产的入账价值大于贷款本金和表内应收利息的差额部分,在未实际收到现金时,暂不计为表内利息收入,而作表外应收…  相似文献   
7.
会计准则是资本计量的标准,资本计量的标准化程度总是与资本流动的范围相一致的,当资本要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时,会计准则的资本计量功效内在地决定了会计准则也必须全球化:加入WTO以后,中国要融入全球的经济发展,客观上要求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惯例尽快接轨。目前,中国正处于建设会计准则的关键阶段,  相似文献   
8.
新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简称新制度)对贷款业务的内容作了重大改革:全面推行商业银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管理,将不良贷款从原来的“两呆一逾”贷款改为次级、可疑和损失类贷款;规范了抵债资产取得和处理的会计处理;明确了贷款损失准备的计提、核销及报表列示等内容。这些变化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有利于增强金融企业的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作为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新制度用贷款损失准备取代了原来的贷款呆账准备,两者实质上存在诸多差异。本文拟对此进行分析,以便正确理解和运用新制度。一、计提范围不…  相似文献   
9.
人力资本效用价值是指能带来企业效益的人力资本价值,包括经营者决策型人力资本效用价值、科技人员技术型人力资本效用价值、一般管理人员管理型人力资本效用价值和一般员工人力资本效用价值。在现实社会中,经营者决策型的人力资本效用价值最为重要。目前,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收入不能与其所创造的效益挂钩,不能与经营者人力资本效用价值相匹配。有关研究结论表明,无论是国有控股还是非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高级经理人员持股比例与经营者业绩相关性很低,高级经理人员的年度报酬与企业经营业绩几乎不存在相关性。在一定程度上,国有企业经…  相似文献   
10.
抵债资产是商业银行的特殊资产,是商业银行处理不良信贷资产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商业银行会计核算中核算方法经常变化的一项内容.关于抵债资产的核算,在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会计准则中均没有直接涉及,只是在<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中设置了"抵债资产"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中将抵债资产作为其他资产进行列报,在附注中单独披露抵债资产及其减值准备的变化情况.本文结合14家上市银行2008年年报,对新会计准则下商业银行抵债资产的核算与列报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