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经济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贸易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3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菊秋 《财经科学》2010,(2):116-124
本研究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地区差距的原因,提出了通过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措施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差距,从而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荷兰病”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文章从实证角度深入探讨了中国式"荷兰病"通过"支出效应"、"资源转移效应"和"人民币汇率效应"等渠道,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特别是对西部大开发的影响.文章建议适时扩大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加大中央政府对中西部地区在政策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以及鼓励中西部内陆地区更积极主动地改善投资环境和培育优势产业,从而减少中国式"荷兰病"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利影响,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4.
邓菊秋 《时代金融》2014,(14):45-46
公共服务均等化既是公共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公共财政的根本要求。城乡居民在享受基本社会保障、医疗卫生、义务教育、就业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等公共服务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其根源在于城乡财力差异和财政政策的差异。因此,统筹城乡财政政策,增加基层政府的财政能力是促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财政支农政策在"多取少予"、"多予少取"、"只予不取"理念下不断调整和改革,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政策体系。这些政策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减少了农村贫困人口。然而,现行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缺乏长远规划、目标不清晰、投入力度不够、支出结构不合理、资金使用绩效差等问题。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财政支农政策应当有长远规划和明确的目标,确保财政资金投入的数量,调整财政资金使用方向,加大绩效评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完善和创新财政支农资金的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为控制大中城市房价的快速上涨,国家相继五次调整了住房交易环节的营业税和所得税政策。本文试图研究住房交易环节的税收政策对房价的影响。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了住房交易环节的税收对房价的影响,然后利用全国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VAR模型检验交易环节的税收对房价的影响。实证研究显示交易环节的税收政策对调控房价几乎没有影响。最后就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8.
邓菊秋 《商业研究》2002,(16):94-95
对于中国作为一个经济转型的国家 ,国内市场出现的有效需求不足 ,既有国内产业结构不合理 ,无明显的消费热点等原因 ,还与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密切相关。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 ,是造成居民后顾之忧、消费倾向低的主要因素 ,也是制约国有企业改革深入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一、财产税归宿的传统观点 财产税归宿的传统观点采用的是局部均衡的分析方法研究财产税归宿问题。传统观点认为,财产税是针对土地和建筑物的一种消费税(excise tax),税收归宿由有关的供求曲线的形状来决定的。只要土地的数量不变,其供给曲线就是完全垂直的,土地的所有者就要承担全部税负。如果土地供给不是固定的,比如,城市用地的供给可以通过城乡结合部向农村扩展而增加,或通过填海造田,围垦荒地而增加,土地税就由土地所有者和土地使用者共同负担,分担的比例取决于供求弹性。按照传统观点,从长期看,建筑行业能以市场价格获得它所需要的任何数量的资本,因此,建筑物的供给是完全弹性的——不需要以更高的价格来获得更多的建筑物,对建筑物的税收全部由租房者承担。简而言之,土地部分的税收由土地所有者承担,其负担与收取的租金收入成比例;建筑物部分的税收由房屋消费者承担,其负担与房屋消费金额成比例。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