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农业经济   15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康乾时期的经济繁荣渊源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又同此期南方的耕作改制有极为密切的关系。这一时期耕作改制的主要内容是发展多熟种植。康熙和乾隆两个皇帝及其下属都曾在长江流域试验示范和推广过双季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他们都未能实现在长江流域普及双季稻的目标。这同有关的政策规定,水利失修、劳力紧张、肥料不足和气候条件等均有密切关系。康乾时期上至皇帝下至省州府县等各级官吏,在试验示范和推广双季稻的过程中,逐渐悟出了这样一条真理:不应该仅仅拘泥于推广双季稻,应该因地制宜地推广多种形式的多熟种植。由于这一时期的官府在耕作改制中遵循着正确的方针,推动了多熟种植的健康发展,并与熟制改革相适应改革了土壤耕作制度,从而取得了增产上百亿斤粮食的显著效果。这个历史经验值得认真记取。  相似文献   
2.
明代著名医学家张景岳说:“医易”是“同源”的。我们认为“医农”也是同源的。不但《赐经》对《农说》有重要影响,而且《内经》对《农说》也有重要影响。本文试图探讨《内经》同《农说》之间的渊源关系。我们在这里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研究与探讨《内经》对《农说》的重要影响:(一)以“元气论”为基础的自然观;(二)以“阴阳说”为核心的发展观;(三)以“出入升降”论为特征的生态观;(四)以“化变论”为内容的发育阶段观;(五)以“损有余,补不足”为契机的平衡观。正如马一龙在《农说》中探讨培肥土壤的原理时说的:“此《素问》所谓滋化源之意耳”。总之,《农说》在探讨许多农学原理时,都借鉴了《内经》中所阐述的医学原理。这是很明显的。  相似文献   
3.
试论徐光启在农学上的重要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徐光启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农学家也是近代科学的先驱者和爱国的政治家。今年是他逝世三百五十周年。为了表达对这位在历史上作出重要贡献的农学家的景仰和缅怀,为了从他的农学著作中汲取丰富的教益,作为加速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借鉴,特撰本文,试图对徐光启在农学上的重要贡献,作一些综述讨论。  相似文献   
4.
《月令》中的传统农业哲学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月令》是商周以来各门自然科学、农林牧渔生产实践以及国家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哲学概括,内容相当丰富。它以“天地人宇宙系统论”(三才论)统帅全局;并且以“元气论”为其自然观:以阴阳五行为间架,构筑了一个大系统,万事万物依一定的格式发生普遍性的联系,又各自形成一个小系统,依照一定的规律发展和变化;万事万物的发展和变化都是沿着“圜道”的规律运行的。从而构筑了先秦时期传统农业哲学基本框架。本文对这些问题作了概略的论述。  相似文献   
5.
马一龙《农说》是用《周易》和《内经》中阐发的传统哲学原理来研究和探讨传统农学原理的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农学著作。我已经在“《内经》和《农说》──马一龙《农说》初探”一文中,对《内经》和《农说》的渊源关系作了研究和探讨。我在这里要对《周易》和《农说》的渊源关系进行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农说》主要是用《周易》中阐发的“三才”、“阴阳”等传统哲学的概念和范畴来阐述传统农学原理的。  相似文献   
6.
略论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 兼谈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使我国的农业现代化能够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健康地发展,我们有必要研究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以便对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和道路作出正确的抉择。当前国际上议论最多的是“无机农业”和“有机农业”的问题。本文试图根据有关资料阐述一下我们的看法。另一方面,我们也有必要认真地总结一下我国自己的经验,正确地处理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关系,以便能走出一条适合我国情况的农业现代化道路。  相似文献   
7.
关于“畎亩法”的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在西周至春秋战国时期,在农业耕作上普遍采用“畎亩法”。三国韦昭在为《国语》作注;西晋司马彪在为《庄子》作疏时,都把“畎亩”解作“垄作法”。到了现代农史界和史学界的许多研究者,却把畎亩法”解作“畦种法”。究竟“畎亩法”,是“垄作法”?还是“畦种法”?这是一个关系到对当时的耕作水平和生产力水平作出正确估价的问题,因此,有必要把它探讨明白。我们在本文中根据《吕氏春秋》任地和辩土两篇农业论文中有关“畎亩法”的多方面的阐述;西周至春秋战国时代的生产力水平,特别是耕作工具和农耕动力等条件;以及农业技术的传承关系等,认为“畎亩法”确系“垄作法”,而非“畦种法”。  相似文献   
8.
再论中国古代的垄作耕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一) 中国的垄作耕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大约创始于西周,初步发展于春秋战国,大发展于秦汉至隋唐五代,到宋元明清时代达到成熟阶段,(二) 并在科学技术上取得了光辉的成就。它在防旱抗涝、用养结合、通风透光、加厚耕层等方面,显示了明显的优越性,它在垄作技术上积累的丰富经验,至今仍有重要指导意义。(三)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耕作方法能够适应各种各样的条件。因此,垄作耕法只能作为整个耕作体系中的一个环节,因地、因时、因作物制宜地加以运用。从东北地区来看,逐步建立一个深松、翻耕、耙茬、免耕相结合,垄作与平作相结合的完整的耕作体系是至关重要的。(四) 中国固有的垄作耕法,由于耕具和动力的限制,还存在着耕作层浅和犁底层硬的问题。在加大动力、改革工具的条件下,采用以“间隔深松”为特征的垄作深松耕法是改革固有垄作耕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业正在向现代化农业发展。各地对传统农业和现代农业的认识正在开展讨论。本文试图根据有关资料阐述我们的看法,同时也借此回顾一下我国农业的经验。 国外一些国家在发展农业过程中,走了一段曲折道路,企图从“无机农业”转向“有机农业”,并把我国传统农业称为“有机农业之母”。我国有我国的条件,我们应当  相似文献   
10.
试论中国古农书的现代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文韬 《中国农史》2000,19(2):93-1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