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3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80篇
工业经济   4篇
计划管理   2篇
经济学   16篇
综合类   2篇
贸易经济   18篇
农业经济   14篇
经济概况   7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陆磊  刘学 《金融研究》2020,479(5):1-20
我国为应对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采取了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在发挥“稳增长”作用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我国企业部门杠杆水平快速上升,但与此同时,不良贷款率并没有随企业部门杠杆的上升而显著增加。为了解释企业部门违约与杠杆的周期特征,本文在金融加速器模型(Bernanke et al.,1999)基础上,引入政府对企业部门的违约救助机制,建立DSGE模型进行讨论。进一步地,本文还通过一个不合意的去杠杆政策试验表明,忽略资产价格稳定(或者说金融稳定)前提下的去杠杆政策,反而会使企业部门的杠杆和违约率同时上升到一个较高水平。最后,引入一个盯住预期资产价格的动态救助规则能够发挥稳定经济的作用,并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们越来越趋向于选择可以给人们生活带来清凉舒适的环境的制冷空调,但是人们也逐渐关注到制冷空调所造成的能耗高和环境污染问题。为了加强社会各个层面对于节能减排的关注,相关的研究人员就需要加大在这方面的核心研究。本文从目前制冷空调技术的发展现状入手,分析了制冷空调在能耗和节能减排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节能减排技术。  相似文献   
3.
2011年1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房地产调控的"国八条",其要义有三:一是在各直辖市、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和房价过高、上涨过陕的城市实施限购;二是对个人购买住房不足5年转手交易的,统一按销售收入全额征税;三是提高二套房贷款首付款比例至不低于60%,贷款利率不低于基准利率的1.1倍.一言蔽之,限交易、增成本和去杠杆成为本次调控的核心内容.如果就事论事,无论房价走势如何,房地产市场萎缩是大势所趋一由于严格限制了房地产市场的准入和退出,其作为投资品的可获得性和流动性将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4.
2009-加10年发生的一个重大事件是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的陡然加速并预示着人民币国际化进程达到一个新高度.在整个2009年,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额仅为35.8亿元,而预计到2010年末,累计结算额达到5000亿元;如果进一步作预测,则2011年的某些月度可望突破1000亿元,全年按保守测算可以达到1万亿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存款保险制度是其中重要一环。随着利率市场化和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向纵深推进,金融业在拥有更大自主定价权的同时势必面临更复杂的经营环境;随着混合所有制在金融领域的持续推进,民间资本、互联网金融和小额贷款机构等新型金融业态在提升金融业竞争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风险。有序推进金融改革的前提是金融稳定。  相似文献   
6.
在一般意义上,普惠制金融与农村金融和小额贷款构成了捆绑性概念。更为一般的定义是,普惠制金融涉及一切被金融市场挤出的融资需求。本文按照这一定义得出的基本结论如下:第一,普惠制金融是介于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之间的合作金融形式;第二,合作的边界决定了普惠制金融操作的社区性质;第三,由于正规银行体系的操作逻辑遵从内部评级和历史信用记录对借款人进行"定价",其结果必然构成挤出效应——相当一部分弱势主体实际上通过金融体系完成了向强势融资主体的资金提供;第四,被挤出的弱势融资主体不仅仅存在于农村金融领域,大量中等收入以下的城市居民和小企业亦事实上需要普惠制金融加以覆盖;第五,在中国,普惠制金融体系的构建必须且只能立足于金融增量改革。  相似文献   
7.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银行体系与中国银行业发展呈现截然相反的发展态势,西方的信贷收缩与中国的中长期贷款猛增对比鲜明。本文从宏观经济运行、政策背景和信贷扩张角度出发,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危机爆发前后中外银行体系处于不同的发展起点,相同的宏观政策导致了信贷收缩和信贷扩张两种不同局面;第二,全球宏观经济呈现冷热两大不同循环系统——发达经济体处于冷循环,新兴市场进入过热状态;第三,中国出现了伪过热局面——信贷能力不足形成经济下行压力,而此前的中长期贷款推动资产价格持续攀升;第四,中国2005年以来的银行体系改革积累了丰裕的资本金和可贷资金,但这一银行体制性红利正在消失;第五,中长期信贷过度投放的结果是银行体系将在2013年面临较为严峻的信用风险转化为损失的挑战;第六,通过一揽子改革,纠正过度依赖反周期政策拉动经济增长并依托银行执行反周期政策的传统思维。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增长中的一个被广泛观察并持续热议的悖论是:小企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最大,造成的金融不稳定因素最小,但所获得的融资相应最少.  相似文献   
9.
我们关于2009至2010年全球金融危机演化和中国经济增长态势的认识是:经济调整的深度决定了短期宏观调控政策方向。第一,中国的高储蓄率导致过高的投资和产能  相似文献   
10.
在现实经济条件下,利率—汇率交互影响关系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新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所假设的一般范畴,因此很难找出适用于所有经济体的一般性利率—汇率影响关系。我们认为,尽管在理论上存在利率与汇率之间的均衡关系(即在内外均衡状态下的价格稳定性),但各国利率—汇率机制却无法以统一模式套用,因为各国的制度背景具有较大差异,影响利率—汇率的变化大致有以下五个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