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0篇
综合类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维护银行体系的稳定、维护公众对银行业的信心、维护存款人和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是银行业监管部门践行群众路线的职责使命。新形势下银行业监管部门必须本着“立党为公、监管为民”的宗旨,科学把握本部门群众工作的基本内涵和重点领域,着力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素质,创新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建立完善群众工作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维护金融稳定成为监管机构的主要任务,宏观审慎监管由此备受关注。本文对加强银行业宏观审慎监管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对现有微观审慎监管体制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建立与宏观经济部门的合作关系、调整监管机构内部职责、建立宏观审慎监管框架、完善系统性风险分析工具方法和培育宏观视野的监管人才等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借鉴中完善:对我国金融创新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燕  黄韩星 《上海金融》2001,(11):42-43
中国银行业在加入WTO后的命运为业内人士所关注,各种研究也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大量分析,本文力图从金融创新这个视角探求中国银行业的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相应对策,以期收到纲举目张之效。  相似文献   
4.
不良贷款的成因比较复杂,但也有其共性的一面,通过分析不良贷款大户的成因,对当前“抓降”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试从这一角度出发,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从法律视角看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不良资产成因及困境,提出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实现国有商业银行资本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的分离;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诚实守信的法律框架基础;设立逃废债务罪和成立中国金融法院等,构建对逃废债行为的法律惩罚机制;建立不良资产问题问责制,彰显法律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的威慑力;制定<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特别法>,创造支持资产管理公司运作中的法律环境.  相似文献   
6.
加强银保合作是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本文应用SW O T分析法分析了我国银保合作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威胁,明确提出银保合作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围绕战略目标的实现,就构建银保合作机制的途径与措施,从产品、管理、制度以及监管和法制层面进行设计与创新。  相似文献   
7.
监管不足与监管过度是当前金融业内两种不同的呼声。监管量过少,可能放大金融风险甚至危及整个经济体系的安全;监管量过多,则会造成监管成本高、寻租造租、监管者道德风险以及被监管者逆向选择等。在中国银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监管工作应有所侧重,适度监管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目标。构建适度监管体系应建立统一金融监管组织、完善和实施信息披露制度、在监管中引入市场化机制以及建立对监管者的再监管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建村镇银行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缓解当前农民贷款难,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竞争活力的需要。本文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入手,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当前村镇银行利率定价和规模需要,以及深入剖析了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最后,结合借鉴格莱珉银行的成功模式,提出了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银行监管必须针对本轮经济周期运行态势,研判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正确把握银行监管在经济增长与防范风险关系中的定位,通过采取加强宏观经济和政策研究分析,促进与宏观经济政策部门的沟通与协调;管控重点风险,切实守住风险底线;实行分类监管,推进差异化监管政策落地;推进银行业改革创新,提升科学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经济下行周期监管策略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我国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韩星 《福建金融》2008,(12):21-24
组建村镇银行是新农村建设的需要,也是缓解当前农民贷款难、增强农村金融机构竞争活力的有效途径。本文从我国村镇银行发展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入手,运用经济学原理分析了当前村镇银行利率定价和规模需要.深入剖析村镇银行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并借鉴孟加拉国格莱珉银行的成功模式,提出实现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