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篇
计划管理   15篇
经济学   1篇
运输经济   1篇
经济概况   4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奋杰  刘明 《城市问题》2006,(8):44-46,53
人口迁入城市实质上改变了对城市发展影响较大的劳动力市场供给总量和供给结构.从宏观层面将人口迁入城市的原因归结为经济作用,利用收入与成本决定需求函数理论探讨城市吸引人口迁入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实证分析研究了各因素的影响强度.结果表明,当前收入以及对未来收入的预期对城市吸引人口迁入具有较大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中国城市住宅市场的结构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价商品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廉租房构成了目前中国城市住宅市场的供应体系.依据中国30个主要城市的房地产开发统计数据,选择吸纳率作为评价住宅市场供需均衡状态的指标,利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重点研究了商品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给结构的城市差异性.研究发现,在城市住宅市场中,经济适用住房市场和商品房市场具有很强的相关性.作为具有政府资助性质的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存在典型的地域性特征,其政策的设定和实施会对整个住宅市场产生影响,地方政府应在利用比较全面的住宅市场指标体系进行综合分析基础上,制定适合本地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  相似文献   
3.
贵州是中国西南地区经济欠发达省份,由于山地崎岖、基础设施落后,导致发展资源匮乏、城镇化水平较低。资源稀缺地区更需要每个城市根据资源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实施不同的城镇化发展模式。根据贵州省的特点和发展现状,提出了五种可能的新型城镇化模式,分别为农业产业型、工业产业型、交通物流型、生态旅游型和综合都市型。基于每种模式所需要的资源及其对资源可达性的要求建立城镇化模式选择模型,测算贵州各县适宜的城镇化模式,为贵州省未来的城镇化发展道路提供选择建议。  相似文献   
4.
预期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对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期是房价涨跌的主要推动力之一.本文通过引入住房所有权成本这一概念,分析了预期对房价的作用机制,并基于存量--流量理论建立了预期对房价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同时,利用我国35个大中城市1999~2005年的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表明:预期在房价的变化中的确发挥了重要作用,这种作用在房价较高的城市表现最为突出;认为"未来价格会继续高涨"的预期会使居民对住房的需求过度膨胀,从而导致房价的非理性增长.研究建议:政府在从供求角度调控房价的同时,要关注调控政策可能带来的对市场参与者预期的影响;要加强市场信息的透明度,以科学的舆论对市场参与者的预期进行合理引导.  相似文献   
5.
住宅市场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认为住宅市场与城市经济体系之间的双向作用关系,是目前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亟需解决的热点问题;建立了住宅市场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的研究框架,并分别介绍了城市经济对住宅市场的影响效应和住宅市场对城市经济的反向作用机制近期的研究成果;依据我国目前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了在我国进行住宅市场与城市经济互动机理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影响中国城市增长的因素: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实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以国内外相关城市增长理论为基础,构建了分析中国城市增长的系统模型,并利用206个城市1990年与2005年的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城市的经济增长主要是由劳动生产率提高而非人口规模增长推动的;(2)政府财政支出和城市人力资本积累是目前中国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3)人力资本积累并没有在工资增长上得到体现;(4)城市公共设施和环境的改善引致了城市人口增长,但对城市经济发展却没有明显的作用.在以上研究结果基础上,论文提出了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城市公共服务的价值估计、受益者分析和融资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生活质量决定城市价值.城市政府所提供的各类公共服务,直接影响着居民在城市中生活的舒适和便利程度,关系到城市长期发展的动力.围绕此主旨,论文探讨了3个相关的问题.第一,如何估计城市公共服务这些非市场的价值;第二,这些城市公共服务的成本承担和利益享受是否匹配;第三,怎样的公共口融资模式能够使上述关系更为匹配.基于显示性偏好法中的特征价格模型,利用北京市住宅市场和土地市场的徽观和个体交易数据,实证结果表明,居民愿意为居住在地铁站、公交车站和公署周边一定范围(0.8公里)内分别支付住宅价格的17.1%、12.4%和6.4%,但是,这种价值并没有被资本化到土地价格中.这表明,居民对城市公共服务偏好的住处并没有被房地产开发企业以地价的形式传递给政府,开发企业成为实际的受益者.以房地产价值作为税基的物业税的征收使信息可以从居民直接传递至城市政府,将使城市公共服务的融资模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8.
9.
房地产市场的规范化、交易行为的急剧增加,交易供需双方都希望有自己所能接受的价格,从而使房地产估价成为房地产开发经营全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0.
中国城市居民住房支付能力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虽然住宅价格是由住宅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决定的,但从长期来看,住宅价格应该与城市居民家庭的住房支付能力相适应.评价住房支付能力的指标有房价收入比(PIR)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HAI),房价收入比用于判读住房价格是否合理,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能够反映家庭购买住房的还贷能力.论文通过计算2004年我国34个主要城市的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对我国城市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进行了城市排序.参照国外相关指标的评价标准,论文采用Pareto累计图的评价方法,得出了我国当前房价收入比和住房可支付性指数的分布区间.论文的研究成果既可作为政府调控城市住宅市场发展的依据,也可作为居民投资置业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