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11篇
计划管理   1篇
综合类   1篇
贸易经济   1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2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探索机构,风险、产品"三维一体"的监管架构,其意义不仅是在传统的机构、风险监管之上增加一个产品的维度,而且是希望抓住"产品与交易才是银行业消费者权益的主要载体"这个关键点,使监管目标直接针对银行业消费者保护,从而推动监管体系和监管方法的创新加强金融消费者保护成为后危机时代全球金融监管改革的共识。保护银行业消费者权益是全行业对党的十八大关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重要精神的贯彻落实。根据银监会的统一部署,上海银监局借鉴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经验,结合我国银行业消费者保护实际,优化机构、风险、产品"三维一体"的监管架构,探索行为监管与审慎监管相结合的方法创新,突出"产品—行为"的消费者  相似文献   
2.
3.
有人把商业计划与控制系统(BPCS)技术称作是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哥德巴赫猜想”,可见这项软件技术的引进和应用具有很大的难度与挑战性。宁波卷烟厂不是国内最早实施ERP的那一批企业,但却是较早实施ERP的企业中为数不多的成功者之一。因此,他们的理念,他们的成功经验,对今天大多数正在E化的企业来说应该是弥足珍贵的。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他们在实  相似文献   
4.
中国银行业的外国直接投资:意义及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世纪90年代,全世界新兴市场国家的银行业出现了外国直接投资迅速增加的现象,这些外国直接投资相应给这些国家的银行体系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世界银行业全球化发展的组成部分,从2003年开始,中国银行业证明了一个史无前例的新现象—大量的FDI涌入中国银行业,购买股份抢占中国银行业市场。本文试图描述银行FDI在中国的现状,并探索背后的主要原因,包括监管规则的改变、经济的稳健增长、银行业的发展和持续的非金融FDI。银行在公司治理、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出现初步但富有帮助的变化。整个银行体系也发生了变化,包括行业形象得到改善、信用文化得到培养、透明度得到加强、创新得到发展、效率得到提高。然而,对于整个银行体系和经济的有意义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出现。尽管通过吸引国外有经验的合格战略投资者引进了国际先进的管理惯例,对于中国的银行来说,仍然需要很长时间来全面改革自己的信贷文化和不清晰透明的行为。而且,随着中国的全面开放,前面将会有很多艰巨的挑战,因此,作为一个新兴经济体,一定要有远大视野,全面理解银行业中FDI的长期重要角色,创造外国战略合作伙伴发挥其积极作用的必要条件,督促其提供服务的步骤,以及中国银行系统在全球银行价值链中的正确地位。  相似文献   
5.
美国、日本等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在监管制度上做出特殊安排,支持商业银行投贷联动成为服务初创期科技型小企业的典型模式,这对我国发展科技金融,落实创新驱动国家战略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文通过修订斯蒂格利茨的一个模型,证明科技创新领域的高风险造成股权投资缺口,使市场配置偏离帕累托最优状态,以投贷联动模式增加股权投资,可以改善配置效率,符合社会利益,从而解释了监管制度变迁的动力。同时,用资产组合的最优化与专业化以及组合跨期最优化证明投贷联动模式具有激励效应,从而鼓励商业银行向科技型小企业放贷。最后,本文使用独有的数据来源,实证验证了科技型企业信贷风险显著有别于非科技型企业,并且证明了大型银行与中小银行在支持战略新兴产业上存在明显的效率差异,中小银行可能会更积极地以专门的机制参与科技金融。本文还就完善有关监管规则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金融深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获得了快速发展,各类新型业务日新月异、层出不穷。商业银行以其规模、活跃度和参与度成为参与市场发展的核心力量。与此同时,部分异化的创新业务和模式完全超越监管边界并不断衍生发展,形成多方参与、结构复杂、业务多样、资金混用的局面,其潜在风险不容忽视。本文从低准入标准的授信、发起-分销、理财资金池、同业投资四个维度,比较了目前中国商业银行异化创新业务和美国过去十多年间的各类金融创新,发现虽然业务模式和形式各异,但本质相似、风险属性趋同,都存在降低授信准入标准、高复杂性、高杠杆率、低透明度、流动性错配等问题。从微观层面来看,这使单个机构面临的风险加大;从宏观层面看,则加大了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抬高了社会总体杠杆率,提升了实体经济的不确定性。针对这些不审慎的创新,金融监管当局采取了多种措施,但总体效果尚不明显,亟需系统性的监管安排和设计。只有从市场参与者、投资者,到监管当局都引起重视,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加以规范,才能促进市场的健康发展,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7.
廖岷 《上海金融》2012,(3):61-65,118
无论从理论还是现实来看,行为监管都不同于现实的审慎监管和功能监管,具有强烈的实际意义和价值。本文主要从国际比较和法理基础、现实条件与路径选择等角度讨论了银行业行为监管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美国次贷危机反思现代金融监管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美国次贷危机的教训与影响是惨痛和深远的。金融业必须遵循审慎经营的原则,这是由其高杠杆率、高关联度和高信息不对称性所决定的;市场约束不等于放任自流,越是发达的金融市场,越是需要与风险复杂程度相匹配的严格监管;金融监管要适应创新和市场变化,不宜过分依赖具体规则的约束,而应采取更具灵活性的原则导向监管模式,注重加强同市场的沟通,处理好创新与稳定的关系,从而构建更加稳健的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9.
次贷危机下美国对于金融监管的最新反思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随着美国居民次级房屋抵押贷款债券危机(以下简称次贷危机)的不断蔓延,此次危机已经逐步演变成为自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以来全球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它给全球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造成的直接损失已经超过千亿美元;它的影响也已波及到美国的实体经济,消费和就业出现比较明显的衰退迹象。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