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财政金融   5篇
经济学   8篇
综合类   6篇
贸易经济   4篇
农业经济   2篇
经济概况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逐渐步入了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深化,但同时也为中国银行业提供了庞大的老龄人市场。文章详细分析了随着国家经济实力的提升.老龄人的收入来源的不断拓宽,开发老龄人目标市场的可行性,并在理财产品、反向抵押贷款产品等方面提出了对开发老龄人个人金融产品的思考。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应对混业经营趋势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世界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给中国金融界带来了一第洌值得研究和深入思考的问题。在对金融混业经营趋势动因分析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探讨了加入WTO后,中国金融业应对混业趋势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以资本充足性监管为核心和重点的风险监管是国际银行业监管发展的主流趋势.巴塞尔委员会近期达成的<巴塞尔协议Ⅲ>无论在银行资本构成、资产质童还是在资本充足率以及其他流动性指标方面都大幅度甚至成倍地提升了监管要求,表明国际银行业监管强化的新趋向.金融危机之后,强调宏观审慎的监管原则成为巴塞尔新规和美欧新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主要从银行监管博弃的视角时国际银行业监管理念的演变的主流逻辑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我国银保合作模式的选择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在国际上银保合作的主流模式主要有协议代理、战略联盟、资本合作、金融集团这四种比较典型的模式.在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对银保合作模式的选择有着一定的制约性和限制,如何在广泛借鉴国外银保合作先进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经济发展需要的银保合作模式,并根据我国的现实国情进行一系列地创新和发展,不仅是推动银保合作发展的原动力和关键所在,而且对提高我国金融业的综合竞争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央银行独立性发展背景出发,论述了我国中央银行的相对独立性,并对我国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提出建议。目前,我国正面临世界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国内经济受到了严重的冲击。由于我国的中央银行的独立性相对较弱,因此对中央银行独立性的研究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消费者金融发达的国家,伴随日趋完备的个人信用信息在消费者贷款授信领域的广泛应用,对于个人信用信息的“经济价值”的研究也在推进。在对美国关于个人信用信息经济价值的先行研究成果进行简单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消费者金融市场的效率与信用信息共有的基础设施的关联性,进而对构建中国个人征信体系中应关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助学贷款的制度设计与选择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公共预算紧缩的压力下,政府通过实施高等教育成本分担计划扩大高等教育机构非公共收入来源已成为一种全球性的趋势。助学贷款则是实施教育成本分担的配套资助计划的必然选择之一。如何遵循助学贷款制度设计良性的“路径依赖”轨迹,并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助学贷款制度设计的成功经验,对中国的助学贷款制度进行有效地设计与选择,本文予以尝试性地探索。  相似文献   
8.
信用评级是征信的延伸,是征信体系建设的高端组成部分,其已经成为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以及商品交易市场上一种防范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国际上名的评级机构——穆迪及标准普尔对信用评级的定义,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违约的可能性多大,即违约率;二是违约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多大,即违约损失。这两方面内容构成了信用等级的核心含义。信用等级与违约可能性及违约损失逆相关,即信用等级越高,违约的可能性就越小,违约的损失就越小,反之则相反。  相似文献   
9.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宣布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自此人民币逐年升值,至今,美元兑人民币由原来的1:8.2765上升到1:7.0163,上升幅度为15.23%。如此大的上升幅度必定会给昆明的旅游业造成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谢鉴  黄儒靖 《时代金融》2013,(11):128-129
在利率管制和金融脱媒的大背景下,影子银行的产生有其必然性和积极影响,但随着其规模的急剧扩大,影子银行对金融体系广泛的渗透和脆弱性引起了普遍的担忧。本文从中国式影子银行体系的内涵界定出发,对中国影子银行体系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风险隐患及其对金融环境的不利影响等方面进行了分析,进而分别从宏观调控层面、微观银行层面以及金融创新视角,对如何有效的实施风险监管,构建与优化中国影子银行的监管体系等相关问题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